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29 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1973年4月3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1987年手机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至今短短二十多年,手机经历了无数次“变身”,由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可以与电脑相媲美的智能手机。而随着手机价格和通讯资费的降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正如古诗“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描述的那样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被用作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一族的兴起也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xx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2.86亿,尤其在我们大学生中更是日益普及。而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给还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的依据,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 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2)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方面,交往方面,价值观的影响3)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及态度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对象为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在校大学生。针对本次调查的

  要求,我们采取在不同时间段,图书馆的不同楼层进行随机发放问卷。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问卷的回收率达到了100%,其中有效问卷88份,问卷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48人,占54.5%,女生40

  人,占45.4%,回收的男女比率相当,由于保证随机性,本次的抽样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为调查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将文字数据转变为较易处理的数据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

  表一:样本结构

  本次调查样本数据符合计划中所要求的数据,可以作为此次调查的有效数据。

  (二)、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问题1:到目前为止,您一共拥有过几部手机?

  由分析所做图表可知 在有有效问卷的88份中,占比最大的是拥有过3部手机,其次是两部。少数人拥有过四部及以上。极少数人只拥有过一部。 由此,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的开支中,手机消费占很大比重。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更新很快。对手机的新鲜感越来越快。 问题2:您每月使用流量是多少?

  由环形状图二可以看出 在有效问卷的88份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每月流量在

  151兆到400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400兆以上。只有少数人在0-70兆和71

  到150兆。每月用量71兆到150兆所占的比重比在0到70兆所占的比重要多。经数据统计可知:在手机流量使用上,大学生每月使用流量较多。多分布在150至400兆之间。由此可知。网络连接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手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短信,打电话。通过网络联系更加频繁。 问题3:您平均每月手机的直接消费是多少?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本小组这次调查的主题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实况,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的主要人群包括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信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各抽取的两个班级,以及随机的过路人总共400人次。由于不同学院,不同人群之前的消费情况可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本小组采取固定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本次调查的准确性。本小组成员共六名,在本文最后将附上本次的问卷调查表及各人员分工情况。

  调查结果

  根据本组成员的调查,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大多数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前,1500-2500的人数则要少一些,而生活费在其他区间的人数则占少数。第二,在我们调查的所有人当中,有65%以上的有过网购的经历,有大约30%的人喜爱网购。由此,在大学生中网购的比例正在大幅度增加,而外出逛街购物的情况保持平衡。第三,在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每月固定消费在学习方面。而除了主要的饮食消费外,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活动是外出与朋友吃饭或者玩乐等娱乐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意识并不强。在调查的最后,我们加上了一个问题,加入每月减少三分之一的生活费,你能够正常生活么?有70%左右的学生回答了不能。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

  总结

  此次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随时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由此产生的消费心理也越来越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处于被动享受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阶段的消费是应该的,而自己的父母供自己消费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心态的存在造就了越来越多类似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产生,大学生沉迷于享受和话费的越来越多,而能够理性消费和学习性消费的却只有一小部分。所以,我们希望学校可以加强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教育,多举办类似于如何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教育讲座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会真正的自制,自控。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大部分人步入社会前最后的学生时代,大学又像个社会缩影映射着不少的社会元素。最近,云南丰讯广告公司联合春城晚报展开了一项有关在昆明大学生消费的调查报告,结果将在丰讯高校高峰论坛上展现。用时近200天,覆盖30多所高校,数据样本近2.1万份。此次调查主要以微信填答问卷的形式,加上摄像及录音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4成大学生欲整容

  整容是近几年来的热词,不少爱美人士会选择整容为自己的形象加分。特别是近两年微整形概念火爆之后,不少人对“不用开刀、不留伤口”的整容方法跃跃欲试。此次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指出,37%在昆大学生想过整容,其中还包括先天条件不错的“俊男靓女”。

  俊男靓女更想整容

  “其实我对自己的外貌还是挺满意的,就是眼皮脂肪较多看起来肿肿的,显得眼睛有些小。所以想去割双眼皮,但因为怕动刀子所以一直犹豫。”云南大学一位面容姣好的女生说。除了割双眼皮,祛斑祛痘、皮肤美白、视力矫正都是大学生最希望进行的。特别是祛斑祛痘,有27.5%受访者表示需要,且多为男性。云南民族大学学生李源刚刚接受了祛痘治疗,“之前脸上痘痘很多,自己看着都不舒服,所以专门做了祛痘。现在脸上好看多了,也觉得更阳光自信。”

  整容是求职名义下的“包装”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连年攀升,20xx年应届毕业人数将达到749万左右,再创新高。为求一职,大学生绞尽脑汁。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整容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顺利找到工作。此外,不只是大学生,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加入了整容队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尤为重要。学生应正确看待整容和个人、工作、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更该正确意识到不应只通过整容来改变外在条件,提升内在条件和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理性的做法。”云南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老师李佳峰表示。

  在校期间考驾照:驾照成就业加分砝码

  前些年,考驾照的群体大都准备购车。而今,驾照成为大学生口中的“第二文凭”,也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就业竞争加分项。在昆明的多数大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取得驾照,没有取得驾照的大学生中有16.1%已经报名但还在“排队”,20.3%是因为没有时间,14.8%是因为还没买车认为没必要,觉得学车地点太远和费用过高的学生比例都超过12%。还有一个现象,有81.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车可分期付款。云南财经大学大四学生刘宇已拿到驾照,“驾照肯定得在大学期间学掉,很多学长毕业工作后,需要出差时,公司会派一辆车让你自己去外地,没有驾照不就做不了工作了?”

  云南某驾驶培训学校的李教练认为大学生还是在校期间学驾照最好,“首先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工作以后挤出完整的时间考驾照比较困难。其次,汽车越来越普及,也许过些年就和手机一样每个家庭都买得起。所以条件允许的话,学车还是要趁早。”

  希望考驾照能分期

  “刚刚拿着驾照粗略一算:报名费、长途费和餐费已经过万,要是驾校报名费能分期付款就好了。”大多数学生和昆明理工大学学生曹星想法一样,希望能够分期付款学车。如今,分期付款已是大学生购物消费的一个重要附加条件。大学生分期付款范围越来越广,买数码产品、电动车,甚至上培训班都能分期付款,电商、实体店纷纷挂出分期购物大旗。但云南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老师龙茜提醒,分期购物虽然方便,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支付能力和实际需求。

  两成大学生用苹果,四成首选国货

  手机的使用频率已超越电脑,成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工具。其中,苹果手机毫无悬念是大学生最追捧的手机,使用人数占比22.8%;小米与三星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7.6%和17.2%。前三甲使用比例值总和已近六成。前五名除小米之外,金立和OPPO这两个国产品牌也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

  大学生为何选择这些品牌?云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李浩是个技术宅,对手机系统颇有研究,“我用的小米一直宣传自己‘为发烧而生’,正好适合我。它的硬件确实不错,系统和软件我都可以自己捣鼓。”与李浩不同,女生大多不爱折腾,云南大学大四女生高云是忠实的“果粉”,“苹果手机系统相对于安卓更稳定,用起来不折腾。我这种‘数码盲’也能用得很顺手。”此外,受访学生选择手机并非盲目追求品牌。44.25%的受访学生表示,如果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首选国货。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癖好”:音质好、硬件强、外观漂亮……能满足某方面需求的品牌都可能受到青睐。

  线下买手机才放心

  调查结果显示,与购买其他商品相比手机品牌专卖店与手机卖场仍是大学生最信赖的渠道,线下实体店并未受到互联网过大的冲击。同时,3大运营商春秋开学季在学校的销量也不容小觑,占到大学生购买量的10.7%。云师大女生刘诗奇一直都在实体店买手机,“我本身就不怎么懂行,听说网上的手机很多都是翻新机,我不知道如何分辨,图省事就只在实体店买。价格比网上贵了些,就当是买个心安吧!”大多学生表示,网络销售的手机质量良莠不齐一直是他们网购的最大顾虑。

  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他们的消费方式不同于过去,而将来的大学生消费方式又会有所改变。在此,我们还是希望大学生们在消费时,能够更加理性,根据经济情况和需求程度进行选购产品。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前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大学生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必须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查目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各种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方法”、“方案”层出不穷。“职业生涯规划”被证明是一种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以达到理想的职业生涯,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有效方法。 在严酷的就业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热了起来。许多高校、社会机构纷纷向大学生们推出了报告、讲座。但究竟有多少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又有多少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它的真确步骤,能根具自身与环境情况为自己打造一份合理而又远大的蓝图。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决定就当前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程度等中心进行调查,一探“职业生涯规划热”的虚实。

  三、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进行,为期为五天,共六十五人参与了答题本次试卷分为三大部分:

  (1)答题者基本情况;

  (2)答题者对自身情况的认识程度;

  (3)答题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

  其中答题者的学历及专业背景为:理科29.2%,工科35.4%,文科29.2%,其他6.2%;大一14人占21.5%,大二26人占40%,大三23人占35.4%,大四2人占3.1%。从专业背景可以看出,忽略“其它”类不计,文理工三科的成分基本一致,表示无论文理工都对“职业生涯规划”或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向比较关注;从年级可以看出,对“职业生涯规划”最感兴趣的年级,为大二与大三,处于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人理想与人生事业目标,所希望从事的职业的渐渐确立时期,也有同学面对这类问题仍在探索,或直接沉浸在迷茫之中。

  四、问题分析

  (1)设置三、四、五题的目的在于,调查答题者对自身的性格,优势与劣势,能力是否清楚。因为认识自我的个性特征是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来看出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这与自身的才能在日后职业生涯的发挥程度,发展的顺利程度密切相关。三四五题的结果如下:

  第3题您对自己的性格

  第4题您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第5题您对自己的能力

  上述三题中选择“比较了解”的答题者均占大多数,而“非常了解”的也有不少,“完全不了解”者几乎没有。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比较好。结果较乐观,大部分人有为自己做好规划的基础。

  (2)第七题调查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的渠道的多样性与正确性有助于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自己体会”(66.2%),而“他人评价”仅有23.1%,没有人通过“测试”手段了解自己。这说明目前学生了解自己的手段太单一,也间接说明了自身与他人在这方面沟通太少,大多数人不愿去做测试或咨询。只通过“自己体会”难免太主观,不易发现自己的隐藏的优缺点,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六、八、九题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本专业,以及对打算从事的职业,行业的确定程度调查学生职业兴趣及职业定位(九题)是否明确。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求职者是否具有与所求职位相匹配的兴趣,是持续完成工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目标不确定,则必然导致职业生涯之路不规则。典型的表现就是频繁跳槽,频繁更换工作,使职业生涯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调查结果如下:

  第6题您知道自己喜欢哪些职业吗? 第8题您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

  第9题您对自己的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否明确?

  以上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爱好,职业定位的确定性处于中游水准(不能说完全不知道)。

  (4)第十题“您对自己的打算进入行业的趋势、背景是否了解?”本题限定为第六题选择“比较了解与非常了解”同学回答。对于确定了自己方向的同学,深入的了解做选择的行业与职业非常必要,这是真正的实现自己规划的第一步。本体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此“非常了解”的相当少,“比较了解”和“不带了解”的占大多数,并基本持平,这说明同学们在这方面有大大加强。要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5) 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第十二题“您在大学中的学习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本题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但是很多的都是短期目标。明确的目标和兴趣一样,是努力和追求成功的动力。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够不浑浑噩噩的度日,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任务。

  (6)第十三、十四题“您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吗?”“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重要吗?”这两题主要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心中的分量以及了解程度。本题数据如下:

  十三题十四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认为其“不重要”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形式和结果

  经过对某医科大学汾阳分校09,10,11三个年级多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00份,收回 100份,收回率 100%。其结果显示:

  1. 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34.23%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4.34%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21.43%。自己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占22.5%,77.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77.6%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或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3.8%的人认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约1/3的学生认为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为法律教育活动的局限性,1/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及贫富悬殊是主要原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

  分学生的需求。

  2. 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参加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1%,无意向的人占39%;被骗或被盗、被抢时选择向公安机关或学校保卫处报案的占87%,不报告的占13%;认为报案没用或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为时,男生选择漠不关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 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对法律保持信任的学生占35%,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的学生占31.2%,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的占33.8%。对“法院做出公正判决有信心”者占26.4%,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69.8%。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 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1. 大学

  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现代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

  2. 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 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 政的高度加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 政意识的表现。

  三、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三)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材内容未突出重点,只注重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书中几乎无任何案例对相应法理进行释疑,而法律条文中大量引进的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不适应学生自学和阅读的需求。大学“法律基础”课应改为法理学课,或者至少从内容上突出对法治的基本理论、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绍。同时,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高

  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来自西部的同学中有45%表示一定或很有可能回西部创业,而非西部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到西部创业的只占0.8%,调查显示:45%西部学生很大可能回乡创业。这是同济大学最近进行的“大学生西部创业意向调查”所显示的结果。这份调查是一名大三学生率领他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所做的“功课”。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叫卓本勇,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出生于四川资阳。“项目组刚成立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我们要调研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西部创业环境存在着许多顾虑和疑问。

  如何让更多人到西部创业,适应那里的创业环境,需要我们项目组去亲身体验一下。”卓本勇告诉记者,项目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对当地已经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假期他们将前往陕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五省(区)进行一项名为“大学生西部创业环境”的调查实践。 成行之前,先做功课。

  “大学生西部创业意向调查”使团队得以在行动前期了解大学生对于西部创业的想法。细心的团队成员还把调查分为“东部篇”和“西部篇”,分别掌握来自东西部大学生对西部创业的不同理解。

  问卷调查数字显示,来自西部的同学表示一定回到西部的人占总人数的10%;而表示一定不会去西部创业的西部同学有3%,非西部同学有6%,其他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调查显示,问到西部创业最关心的问题,来自西部的同学最关心的是政府的工作效率问题,非西部的同学更关心的是西部的生活水平,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金融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等等。而被问到西部最欠缺的是什么时,来自西部的同学再次将重点指向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体制问题,创业实习《调查显示:45%西部学生很大可能回乡创业》。 针对西部同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为什么回西部的问题时,选择立志建设家乡的人占到了43%,此外,选择看中西部巨大潜力的人数也占到了20.5%。有超过七成的同学选择了到西部大城市创业,而最缺乏人才的广大农村地区却乏人问津。 到西部创业最希望得到的优待是什么?相比较于以前,税收是吸引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更注重金融服务、技术保障、法制环境等。 针对来自西部以外的同学,卓本勇的团队制作了另外一份问卷。令他们感到沮丧的是,明确表示到西部创业的人连1%都不到。在考虑去西部的人中,出发点也各有不同:近六成的人表示,是看中西部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个西部人,卓本勇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身为学校家教部副部长的卓本勇以社团的名义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3年了。

  他组织了“青春足迹蜀中行”活动,在四川家乡调研农村税费改革进行状况和医疗改革状况,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奖;今年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做起了大学生西部创业这个大题目。此次调查团队共有8人,随行的还有一位指导老师。为了“大学生西部创业环境”的调查实践,他们写下了整整16页的策划书,详细列数了行程路线、采访安排、资金预算、成果展示等等,费用支出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 对于自己的团队,卓本勇很有信心:“大家专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更发散,但大家长期在一起工作,协作意识更强。”在这两周的碰头会上,同学们集中精力调查各个省的资料,制定具体计划。“因为大家对一些相关方面的定义会有分歧,有时还辩论得很激烈。”卓本勇记得,一次例会上有同学提出在西安可以去访问新东方西安分校,因为新东方在西安是刚开业,理论上可算创业。

  但是马上就有人反对,理由是新东方不具有西部特色。后来又有人提出新东方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那就是在东部已经发展成熟了的创业模式直接往西部移植。最后,大家都觉得这的确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 由于没有专家级的老师指导,团员们一遇到问题就只能去找相关选修课的老师问,但有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此外,卓本勇还考虑到了调查行动可能存在的困难,比如项目可能铺得太开,到时怕顾头难顾尾;所有成员都没有创业经验,可能在某些资料方面会有所缺乏;前期工作中所有费用都由成员自己掏,所以每走一步都得精打细算。尽管困难不少,但大家对这个项目还是充满了兴趣和信心。 “高等教育提高了我们的素质,所以对于工作,我们应该看得更开,应该有更多形式的就业。”卓本勇认为创业注定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另一条路。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团队名称: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寸草环保协会湿地使者行动指导单位: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活动地点:

  江苏省盐城大丰湿地

  关于盐城湿地的调查报告

  摘要:这次参加的暑期实践活动是以我院应化系寸草环保社团为组织单位的一次宣传活动,队伍前往盐城,对盐城大丰市麋鹿保护区的调研,以及对盐城的不同人员的宣教,完成对盐城湿地的一个绿地图的绘制。

  关键词:盐城、大丰麋鹿保护区、调研、宣教、绿地图

  一、活动简介

  “湿地使者行动”是wwF为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而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旨在发动和组织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和环保爱好者,利用其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湿地保护和宣传工作。主办单位鼓励各个使者队伍积极与媒体联系,利用媒体的力量将各自队伍的活动向社会宣传,唤起政府、商业机构、媒体、社会对湿地的重视。主办单位也鼓励各社团积极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湿地使者行动具有高度的公益性、知识性,为充满理想的青年人提供了极有意义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团加入到行动中来。湿地使者行动促进了大学环保社团建设,并不断地在学生中激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使一大批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向全国不少湿地地区的人们宣传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学知识,也提出了众多合理的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这次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绿地图——诠释湿地之美。

  二、活动日程

  7月20日部分同学前往盐城做前期准备。

  7月21日所有队员抵达盐城。

  7月22日政府机关的访谈、媒体的联系。

  7月23-26日草庙镇的问卷调查、保护区内观察地形植被,绘制绿地图。

  7月27-28日培训草庙镇湿地小使者,对草庙镇居民进行宣教。

  7月29-30日盐城市区广场、小区的宣传活动。

  三、活动地信息

  1、活动湿地位置

  位于长江下游流域,归属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

  2、湿地的基本状况

  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5年建立,1997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000公顷,拥有湿地7.8万公顷,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保护区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类、植物49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93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麋鹿、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二级的有河麂等23种。

  麋鹿保护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区要继续做好物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继续把保护区发展成生物保护、生态旅游、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科研宣传教育基地。麋鹿保护区是一块闪亮的生态品牌,它不仅仅代表大丰、盐城的区域形象,更是代表江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3、活动针对的最主要问题

  (1)因经济发展需要,大丰湿地围垦严重,面积萎缩,加剧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变咸、房屋易受盐碱侵蚀、耕地盐碱化。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持续上升,湿地对气候变化的缓冲功能降低。

  (2)宏观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而降水量减少,破坏湿地,造成碳排放;而湿地破坏影响小气候,造成碳排放影响气候变化。我们要论证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

  (3)泥炭地的破坏导致碳排放,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四、活动内容

  1、调研

  (1)调研活动题目:绿地图—让湿地不再神秘

  (2)方向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海水入侵所带来的危害;盐城当地50年来的降水量与湿地面积变化情况的关系;泥炭地的破坏情况,导致碳排放,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目标

  推动大学生湿地使者队伍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城市周边湿地开展绿地图的制作工作,旨在通过绿地图这一形象化的手段,阐释湿地之美和湿地功能。同时,湿地使者将通过绿地图帮助居民从生态的角度了解湿地环境以及湿地周边的社会;以绿地图为媒介向更多公众阐叙人与湿地的关系、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传递自然之美。

  (4)方法

  文献研究根据研究课题,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掌握研究问题;问卷调查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直观获取图片等资料;机构访谈获取官方资料为调研提供科学依据;定性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

  2、宣教

  (1)宣传活动名称:缓解气候变化,合理湿地开发,共创和谐家园

  (2)方向

  相关部门的访谈;当地居民入户访谈;小湿地使者的培训;文化下乡活动;广场宣教;成果展板高校巡展。

  (3)目标

  取得盐城湿地与当地气候等第一手资料;加深湿地使者成员对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宣传对象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湿地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气候变化与湿地的关系;在保护区周边建立湿地保护民众组织,促进社区共管,从而让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向政府提出科学开发湿地的建议(如:建立湿地生态公园),保护湿地资源。

  五、实践日志

  1.初到

  我做为先行队伍与其他两位队员在7月20日下午五点到达盐城火车站,随即我们便为后期到来的队员作安排,选择旅社以及准备第二天政府访谈的资料,今天比较劳累,所以我们三人做好准备后就休息,等待第二天的正式开始。

  2、第二天

  早上我们三人开始了政府之行,先去了盐城市政府,为后面的各个机关访谈做准备。我们跑了盐城市环保局和林业局,不过由于部门都在开会,因此都无功而返,中午我们决定去大丰市政府进行有关调查,到达大丰市是下午1点半,由于政府部门还没上班,队长也要去盐城联系有关媒体,因此我们三人决定分头行动,有我去我们这次活动的宣教地点——草庙,去和当地政府联系为活动做准备,一直到下午5点多我们才返回盐城市区,这时我们的其他队员已经全部到达盐城,每个人都显的很疲惫,晚上我们开了个会,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和今天的收获。

  3.第三天

  由于昨天和有关部门联系后知道暂时他们不方便进行访谈,因次我们今天决定赶往另一个活动地点——草庙镇,昨天的媒体工作还没结束和为活动后宣传的准备,我们分成了四组人员,我则带两名队员赶往先赶往草庙镇,到达草庙镇我又和镇政府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又对当地居民做了一些有关麋鹿保护去的调查。下午我准备单独一个人前往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可由于天气和道路原因,不得不在中途返回。晚上八点多我们的人员全部到达草庙镇,大家都为明天的活动准备着。

  4.第四天

  今天是我们准备去麋鹿保护区的时间,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在早上先去保护区,路线在昨天我已经准备好了,因此我留下帮助草庙的湿地知识问卷活动,再带领他们下午赶往保护区。到达保护区已经到下午5点多了,晚上开了个会做个总结便结束了。

  5,第五天

  今天是在保护区的第一天,我们所做的就是分开行动,熟悉保护区开放区域的环境,观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湿地的破坏程度。由于地域面积比较大,我们一直到晚上才大致的观察了一遍。

  6.第六天

  在保护区的第二天,我们已能彻底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无一不让人精神气爽,今天我们准备为这里的游客做导游以及向他们宣传湿地的保护必要性,经过我们不间断的宣传有了一定的成果,下午我们顶着酷热的太阳,进行问卷调查,一直到景区关闭我们才回到我们的住宿地点。开个会每个人汇报一下今天的成果以及不足,还有就是明天的一些准备。

  7.第七天

  已经在保护区里三天了,我们对这里有了详细的了解,我们便开始了活动的另一项工作——绿地图,我们分成三组成员,我和另外五名队员又分开对保护区的一些复杂区域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和对游客做问卷调查,到了下午我们便开始收拾东西回到草庙镇进行宣教前的准备工作。

  8.第八天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宣教的开始,我们在教室门口等待着我们的湿地小使者,他们是那么的准时,让我们很感动,他们在酷日下认真的听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很重视他们的认识程度,我们不辞辛苦的通过各种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具体的了解到湿地的重要性。很快一天的宣教结束了,一句话,很成功。

  9.第九天

  早上是我们临时准备的对草庙镇的居民作一个湿地宣传活动,我们一部分人留下继续制作绿地图,其他人带着小使者们挨家挨户的进行湿地知识宣传,我们的小使者对自己的父母和邻居一丝不苟的讲解着湿地知识,这次宣教取的了很大的成果。下午我们一行人便回到了盐城,准备着明天的政府访谈和广场宣传。

  10,第十天

  今天我们在盐城的几个小区里做了宣传活动,还有政府的访谈工作

  11,第十一天

  我们将活动做了总结活动。

  六、总结与体会

  当暑假来临时,看着同学们都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时,那一刻我有点想家了,看着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踏上回家的路时,在旁边送行的我突然有种想放弃的念头。一个人在宿舍准备着湿地的资料,了解着湿地的知识,这一刻我不再想家了,而是想快点开始我们的湿地之行,去看看那美丽的湿地是多么的迷人。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我们走过盐城,到过大丰,欣赏过那美丽的湿地还有那俊美的麋鹿,我不曾遗忘那些时候的每个景象:我们扛着打包小包来到盐城火车站;我们在小吃店里吃着两块钱的面;我们七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顶着酷热挨家挨户的调查……这一幕幕就像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从我的脑海划过。

  我们走过的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还有我们的汗水,人们也会永远的记得我们——南京化院的湿地使者。我们每到达一个地方,就会向周围的人们讲解湿地,在这一路上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人们知道了湿地是多么的重要,怎么样去保护湿地,怎样去用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这个大家园和和谐美丽做贡献。

  这次活动让我深切的体会环保对我们现在是多么的重要,近期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使得许多人离开这个世界,造成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些和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不无关系,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腰包,而渐渐的忽略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因此地球的气候越来越异常,甚至有了世界末日之说。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感觉到公益活动开展的艰难,对于政府机关,他们对于我们这种活动还是比较支持的,积极配合我们完成活动,可是当地的一些商业机构,他们只顾着谋取利益,我记得在我们准备宣传活动时居然有人提到给钱才让我们宣传,这让我感到很是无奈,更多的是寒心,因此我在此希望人们能认识公益活动,一种不计较付出的活动,无私的奉献,这让我想到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要关爱地球,爱护这个世界里一花一草,那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的和谐美丽。

  整整十天的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拥有一颗环保的心,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转变了很多,她不仅增加了我的环保意识还让我成长了,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她让我不怕艰难险阻,即使对未来的路一无所知也要勇敢的迈出自己的脚步。也让我变的更有团对精神,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 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5篇

2.【实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3.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集合九篇

4.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八篇

5.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10篇

6.【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

7.【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5篇

8.【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7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9篇

学生调查报告

2020-09-29 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前言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1973年4月3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1987年手机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至今短短二十多年,手机经历了无数次“变身”,由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可以与电脑相媲美的智能手机。而随着手机价格和通讯资费的降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正如古诗“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描述的那样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被用作一种信息终端与娱乐载体。人们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一族的兴起也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xx年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12.86亿,尤其在我们大学生中更是日益普及。而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传播媒体,手机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显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给还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的依据,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 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2)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方面,交往方面,价值观的影响3)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及态度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对象为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在校大学生。针对本次调查的

  要求,我们采取在不同时间段,图书馆的不同楼层进行随机发放问卷。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问卷的回收率达到了100%,其中有效问卷88份,问卷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48人,占54.5%,女生40

  人,占45.4%,回收的男女比率相当,由于保证随机性,本次的抽样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为调查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将文字数据转变为较易处理的数据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

  表一:样本结构

  本次调查样本数据符合计划中所要求的数据,可以作为此次调查的有效数据。

  (二)、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问题1:到目前为止,您一共拥有过几部手机?

  由分析所做图表可知 在有有效问卷的88份中,占比最大的是拥有过3部手机,其次是两部。少数人拥有过四部及以上。极少数人只拥有过一部。 由此,可以得知,在大学生的开支中,手机消费占很大比重。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更新很快。对手机的新鲜感越来越快。 问题2:您每月使用流量是多少?

  由环形状图二可以看出 在有效问卷的88份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每月流量在

  151兆到400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400兆以上。只有少数人在0-70兆和71

  到150兆。每月用量71兆到150兆所占的比重比在0到70兆所占的比重要多。经数据统计可知:在手机流量使用上,大学生每月使用流量较多。多分布在150至400兆之间。由此可知。网络连接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手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短信,打电话。通过网络联系更加频繁。 问题3:您平均每月手机的直接消费是多少?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本小组这次调查的主题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实况,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的主要人群包括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信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各抽取的两个班级,以及随机的过路人总共400人次。由于不同学院,不同人群之前的消费情况可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本小组采取固定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本次调查的准确性。本小组成员共六名,在本文最后将附上本次的问卷调查表及各人员分工情况。

  调查结果

  根据本组成员的调查,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大多数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前,1500-2500的人数则要少一些,而生活费在其他区间的人数则占少数。第二,在我们调查的所有人当中,有65%以上的有过网购的经历,有大约30%的人喜爱网购。由此,在大学生中网购的比例正在大幅度增加,而外出逛街购物的情况保持平衡。第三,在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每月固定消费在学习方面。而除了主要的饮食消费外,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活动是外出与朋友吃饭或者玩乐等娱乐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意识并不强。在调查的最后,我们加上了一个问题,加入每月减少三分之一的生活费,你能够正常生活么?有70%左右的学生回答了不能。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

  总结

  此次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随时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由此产生的消费心理也越来越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处于被动享受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阶段的消费是应该的,而自己的父母供自己消费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心态的存在造就了越来越多类似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产生,大学生沉迷于享受和话费的越来越多,而能够理性消费和学习性消费的却只有一小部分。所以,我们希望学校可以加强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教育,多举办类似于如何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教育讲座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会真正的自制,自控。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大部分人步入社会前最后的学生时代,大学又像个社会缩影映射着不少的社会元素。最近,云南丰讯广告公司联合春城晚报展开了一项有关在昆明大学生消费的调查报告,结果将在丰讯高校高峰论坛上展现。用时近200天,覆盖30多所高校,数据样本近2.1万份。此次调查主要以微信填答问卷的形式,加上摄像及录音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4成大学生欲整容

  整容是近几年来的热词,不少爱美人士会选择整容为自己的形象加分。特别是近两年微整形概念火爆之后,不少人对“不用开刀、不留伤口”的整容方法跃跃欲试。此次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指出,37%在昆大学生想过整容,其中还包括先天条件不错的“俊男靓女”。

  俊男靓女更想整容

  “其实我对自己的外貌还是挺满意的,就是眼皮脂肪较多看起来肿肿的,显得眼睛有些小。所以想去割双眼皮,但因为怕动刀子所以一直犹豫。”云南大学一位面容姣好的女生说。除了割双眼皮,祛斑祛痘、皮肤美白、视力矫正都是大学生最希望进行的。特别是祛斑祛痘,有27.5%受访者表示需要,且多为男性。云南民族大学学生李源刚刚接受了祛痘治疗,“之前脸上痘痘很多,自己看着都不舒服,所以专门做了祛痘。现在脸上好看多了,也觉得更阳光自信。”

  整容是求职名义下的“包装”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连年攀升,20xx年应届毕业人数将达到749万左右,再创新高。为求一职,大学生绞尽脑汁。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整容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顺利找到工作。此外,不只是大学生,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加入了整容队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展时期,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尤为重要。学生应正确看待整容和个人、工作、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更该正确意识到不应只通过整容来改变外在条件,提升内在条件和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理性的做法。”云南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老师李佳峰表示。

  在校期间考驾照:驾照成就业加分砝码

  前些年,考驾照的群体大都准备购车。而今,驾照成为大学生口中的“第二文凭”,也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就业竞争加分项。在昆明的多数大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取得驾照,没有取得驾照的大学生中有16.1%已经报名但还在“排队”,20.3%是因为没有时间,14.8%是因为还没买车认为没必要,觉得学车地点太远和费用过高的学生比例都超过12%。还有一个现象,有81.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车可分期付款。云南财经大学大四学生刘宇已拿到驾照,“驾照肯定得在大学期间学掉,很多学长毕业工作后,需要出差时,公司会派一辆车让你自己去外地,没有驾照不就做不了工作了?”

  云南某驾驶培训学校的李教练认为大学生还是在校期间学驾照最好,“首先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工作以后挤出完整的时间考驾照比较困难。其次,汽车越来越普及,也许过些年就和手机一样每个家庭都买得起。所以条件允许的话,学车还是要趁早。”

  希望考驾照能分期

  “刚刚拿着驾照粗略一算:报名费、长途费和餐费已经过万,要是驾校报名费能分期付款就好了。”大多数学生和昆明理工大学学生曹星想法一样,希望能够分期付款学车。如今,分期付款已是大学生购物消费的一个重要附加条件。大学生分期付款范围越来越广,买数码产品、电动车,甚至上培训班都能分期付款,电商、实体店纷纷挂出分期购物大旗。但云南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老师龙茜提醒,分期购物虽然方便,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支付能力和实际需求。

  两成大学生用苹果,四成首选国货

  手机的使用频率已超越电脑,成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工具。其中,苹果手机毫无悬念是大学生最追捧的手机,使用人数占比22.8%;小米与三星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7.6%和17.2%。前三甲使用比例值总和已近六成。前五名除小米之外,金立和OPPO这两个国产品牌也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

  大学生为何选择这些品牌?云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李浩是个技术宅,对手机系统颇有研究,“我用的小米一直宣传自己‘为发烧而生’,正好适合我。它的硬件确实不错,系统和软件我都可以自己捣鼓。”与李浩不同,女生大多不爱折腾,云南大学大四女生高云是忠实的“果粉”,“苹果手机系统相对于安卓更稳定,用起来不折腾。我这种‘数码盲’也能用得很顺手。”此外,受访学生选择手机并非盲目追求品牌。44.25%的受访学生表示,如果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首选国货。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癖好”:音质好、硬件强、外观漂亮……能满足某方面需求的品牌都可能受到青睐。

  线下买手机才放心

  调查结果显示,与购买其他商品相比手机品牌专卖店与手机卖场仍是大学生最信赖的渠道,线下实体店并未受到互联网过大的冲击。同时,3大运营商春秋开学季在学校的销量也不容小觑,占到大学生购买量的10.7%。云师大女生刘诗奇一直都在实体店买手机,“我本身就不怎么懂行,听说网上的手机很多都是翻新机,我不知道如何分辨,图省事就只在实体店买。价格比网上贵了些,就当是买个心安吧!”大多学生表示,网络销售的手机质量良莠不齐一直是他们网购的最大顾虑。

  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还是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他们的消费方式不同于过去,而将来的大学生消费方式又会有所改变。在此,我们还是希望大学生们在消费时,能够更加理性,根据经济情况和需求程度进行选购产品。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前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大学生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必须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查目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各种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方法”、“方案”层出不穷。“职业生涯规划”被证明是一种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以达到理想的职业生涯,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有效方法。 在严酷的就业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热了起来。许多高校、社会机构纷纷向大学生们推出了报告、讲座。但究竟有多少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又有多少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它的真确步骤,能根具自身与环境情况为自己打造一份合理而又远大的蓝图。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我决定就当前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程度等中心进行调查,一探“职业生涯规划热”的虚实。

  三、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进行,为期为五天,共六十五人参与了答题本次试卷分为三大部分:

  (1)答题者基本情况;

  (2)答题者对自身情况的认识程度;

  (3)答题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

  其中答题者的学历及专业背景为:理科29.2%,工科35.4%,文科29.2%,其他6.2%;大一14人占21.5%,大二26人占40%,大三23人占35.4%,大四2人占3.1%。从专业背景可以看出,忽略“其它”类不计,文理工三科的成分基本一致,表示无论文理工都对“职业生涯规划”或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向比较关注;从年级可以看出,对“职业生涯规划”最感兴趣的年级,为大二与大三,处于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人理想与人生事业目标,所希望从事的职业的渐渐确立时期,也有同学面对这类问题仍在探索,或直接沉浸在迷茫之中。

  四、问题分析

  (1)设置三、四、五题的目的在于,调查答题者对自身的性格,优势与劣势,能力是否清楚。因为认识自我的个性特征是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来看出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这与自身的才能在日后职业生涯的发挥程度,发展的顺利程度密切相关。三四五题的结果如下:

  第3题您对自己的性格

  第4题您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第5题您对自己的能力

  上述三题中选择“比较了解”的答题者均占大多数,而“非常了解”的也有不少,“完全不了解”者几乎没有。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比较好。结果较乐观,大部分人有为自己做好规划的基础。

  (2)第七题调查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的渠道的多样性与正确性有助于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自己体会”(66.2%),而“他人评价”仅有23.1%,没有人通过“测试”手段了解自己。这说明目前学生了解自己的手段太单一,也间接说明了自身与他人在这方面沟通太少,大多数人不愿去做测试或咨询。只通过“自己体会”难免太主观,不易发现自己的隐藏的优缺点,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六、八、九题主要通过学生对自己本专业,以及对打算从事的职业,行业的确定程度调查学生职业兴趣及职业定位(九题)是否明确。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求职者是否具有与所求职位相匹配的兴趣,是持续完成工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目标不确定,则必然导致职业生涯之路不规则。典型的表现就是频繁跳槽,频繁更换工作,使职业生涯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调查结果如下:

  第6题您知道自己喜欢哪些职业吗? 第8题您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

  第9题您对自己的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否明确?

  以上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爱好,职业定位的确定性处于中游水准(不能说完全不知道)。

  (4)第十题“您对自己的打算进入行业的趋势、背景是否了解?”本题限定为第六题选择“比较了解与非常了解”同学回答。对于确定了自己方向的同学,深入的了解做选择的行业与职业非常必要,这是真正的实现自己规划的第一步。本体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此“非常了解”的相当少,“比较了解”和“不带了解”的占大多数,并基本持平,这说明同学们在这方面有大大加强。要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5) 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第十二题“您在大学中的学习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本题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但是很多的都是短期目标。明确的目标和兴趣一样,是努力和追求成功的动力。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够不浑浑噩噩的度日,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清楚自己每个阶段的任务。

  (6)第十三、十四题“您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吗?”“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重要吗?”这两题主要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心中的分量以及了解程度。本题数据如下:

  十三题十四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认为其“不重要”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形式和结果

  经过对某医科大学汾阳分校09,10,11三个年级多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00份,收回 100份,收回率 100%。其结果显示:

  1. 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34.23%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4.34%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21.43%。自己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占22.5%,77.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77.6%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或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3.8%的人认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约1/3的学生认为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为法律教育活动的局限性,1/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及贫富悬殊是主要原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

  分学生的需求。

  2. 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参加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1%,无意向的人占39%;被骗或被盗、被抢时选择向公安机关或学校保卫处报案的占87%,不报告的占13%;认为报案没用或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为时,男生选择漠不关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 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对法律保持信任的学生占35%,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的学生占31.2%,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的占33.8%。对“法院做出公正判决有信心”者占26.4%,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69.8%。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 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1. 大学

  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现代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

  2. 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 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 政的高度加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 政意识的表现。

  三、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三)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材内容未突出重点,只注重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书中几乎无任何案例对相应法理进行释疑,而法律条文中大量引进的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不适应学生自学和阅读的需求。大学“法律基础”课应改为法理学课,或者至少从内容上突出对法治的基本理论、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绍。同时,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高

  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来自西部的同学中有45%表示一定或很有可能回西部创业,而非西部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到西部创业的只占0.8%,调查显示:45%西部学生很大可能回乡创业。这是同济大学最近进行的“大学生西部创业意向调查”所显示的结果。这份调查是一名大三学生率领他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所做的“功课”。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叫卓本勇,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出生于四川资阳。“项目组刚成立的时候,有同学提出我们要调研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西部创业环境存在着许多顾虑和疑问。

  如何让更多人到西部创业,适应那里的创业环境,需要我们项目组去亲身体验一下。”卓本勇告诉记者,项目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对当地已经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假期他们将前往陕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五省(区)进行一项名为“大学生西部创业环境”的调查实践。 成行之前,先做功课。

  “大学生西部创业意向调查”使团队得以在行动前期了解大学生对于西部创业的想法。细心的团队成员还把调查分为“东部篇”和“西部篇”,分别掌握来自东西部大学生对西部创业的不同理解。

  问卷调查数字显示,来自西部的同学表示一定回到西部的人占总人数的10%;而表示一定不会去西部创业的西部同学有3%,非西部同学有6%,其他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调查显示,问到西部创业最关心的问题,来自西部的同学最关心的是政府的工作效率问题,非西部的同学更关心的是西部的生活水平,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包括金融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等等。而被问到西部最欠缺的是什么时,来自西部的同学再次将重点指向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体制问题,创业实习《调查显示:45%西部学生很大可能回乡创业》。 针对西部同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为什么回西部的问题时,选择立志建设家乡的人占到了43%,此外,选择看中西部巨大潜力的人数也占到了20.5%。有超过七成的同学选择了到西部大城市创业,而最缺乏人才的广大农村地区却乏人问津。 到西部创业最希望得到的优待是什么?相比较于以前,税收是吸引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更注重金融服务、技术保障、法制环境等。 针对来自西部以外的同学,卓本勇的团队制作了另外一份问卷。令他们感到沮丧的是,明确表示到西部创业的人连1%都不到。在考虑去西部的人中,出发点也各有不同:近六成的人表示,是看中西部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个西部人,卓本勇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身为学校家教部副部长的卓本勇以社团的名义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3年了。

  他组织了“青春足迹蜀中行”活动,在四川家乡调研农村税费改革进行状况和医疗改革状况,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奖;今年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做起了大学生西部创业这个大题目。此次调查团队共有8人,随行的还有一位指导老师。为了“大学生西部创业环境”的调查实践,他们写下了整整16页的策划书,详细列数了行程路线、采访安排、资金预算、成果展示等等,费用支出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 对于自己的团队,卓本勇很有信心:“大家专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更发散,但大家长期在一起工作,协作意识更强。”在这两周的碰头会上,同学们集中精力调查各个省的资料,制定具体计划。“因为大家对一些相关方面的定义会有分歧,有时还辩论得很激烈。”卓本勇记得,一次例会上有同学提出在西安可以去访问新东方西安分校,因为新东方在西安是刚开业,理论上可算创业。

  但是马上就有人反对,理由是新东方不具有西部特色。后来又有人提出新东方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那就是在东部已经发展成熟了的创业模式直接往西部移植。最后,大家都觉得这的确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 由于没有专家级的老师指导,团员们一遇到问题就只能去找相关选修课的老师问,但有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此外,卓本勇还考虑到了调查行动可能存在的困难,比如项目可能铺得太开,到时怕顾头难顾尾;所有成员都没有创业经验,可能在某些资料方面会有所缺乏;前期工作中所有费用都由成员自己掏,所以每走一步都得精打细算。尽管困难不少,但大家对这个项目还是充满了兴趣和信心。 “高等教育提高了我们的素质,所以对于工作,我们应该看得更开,应该有更多形式的就业。”卓本勇认为创业注定会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另一条路。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团队名称: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寸草环保协会湿地使者行动指导单位: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活动地点:

  江苏省盐城大丰湿地

  关于盐城湿地的调查报告

  摘要:这次参加的暑期实践活动是以我院应化系寸草环保社团为组织单位的一次宣传活动,队伍前往盐城,对盐城大丰市麋鹿保护区的调研,以及对盐城的不同人员的宣教,完成对盐城湿地的一个绿地图的绘制。

  关键词:盐城、大丰麋鹿保护区、调研、宣教、绿地图

  一、活动简介

  “湿地使者行动”是wwF为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而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旨在发动和组织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和环保爱好者,利用其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湿地保护和宣传工作。主办单位鼓励各个使者队伍积极与媒体联系,利用媒体的力量将各自队伍的活动向社会宣传,唤起政府、商业机构、媒体、社会对湿地的重视。主办单位也鼓励各社团积极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湿地使者行动具有高度的公益性、知识性,为充满理想的青年人提供了极有意义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团加入到行动中来。湿地使者行动促进了大学环保社团建设,并不断地在学生中激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使一大批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向全国不少湿地地区的人们宣传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学知识,也提出了众多合理的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这次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绿地图——诠释湿地之美。

  二、活动日程

  7月20日部分同学前往盐城做前期准备。

  7月21日所有队员抵达盐城。

  7月22日政府机关的访谈、媒体的联系。

  7月23-26日草庙镇的问卷调查、保护区内观察地形植被,绘制绿地图。

  7月27-28日培训草庙镇湿地小使者,对草庙镇居民进行宣教。

  7月29-30日盐城市区广场、小区的宣传活动。

  三、活动地信息

  1、活动湿地位置

  位于长江下游流域,归属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

  2、湿地的基本状况

  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5年建立,1997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000公顷,拥有湿地7.8万公顷,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保护区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类、植物499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93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麋鹿、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二级的有河麂等23种。

  麋鹿保护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区要继续做好物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继续把保护区发展成生物保护、生态旅游、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科研宣传教育基地。麋鹿保护区是一块闪亮的生态品牌,它不仅仅代表大丰、盐城的区域形象,更是代表江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3、活动针对的最主要问题

  (1)因经济发展需要,大丰湿地围垦严重,面积萎缩,加剧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变咸、房屋易受盐碱侵蚀、耕地盐碱化。气候变暖致使海平面持续上升,湿地对气候变化的缓冲功能降低。

  (2)宏观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而降水量减少,破坏湿地,造成碳排放;而湿地破坏影响小气候,造成碳排放影响气候变化。我们要论证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

  (3)泥炭地的破坏导致碳排放,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四、活动内容

  1、调研

  (1)调研活动题目:绿地图—让湿地不再神秘

  (2)方向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海水入侵所带来的危害;盐城当地50年来的降水量与湿地面积变化情况的关系;泥炭地的破坏情况,导致碳排放,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目标

  推动大学生湿地使者队伍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城市周边湿地开展绿地图的制作工作,旨在通过绿地图这一形象化的手段,阐释湿地之美和湿地功能。同时,湿地使者将通过绿地图帮助居民从生态的角度了解湿地环境以及湿地周边的社会;以绿地图为媒介向更多公众阐叙人与湿地的关系、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传递自然之美。

  (4)方法

  文献研究根据研究课题,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掌握研究问题;问卷调查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直观获取图片等资料;机构访谈获取官方资料为调研提供科学依据;定性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

  2、宣教

  (1)宣传活动名称:缓解气候变化,合理湿地开发,共创和谐家园

  (2)方向

  相关部门的访谈;当地居民入户访谈;小湿地使者的培训;文化下乡活动;广场宣教;成果展板高校巡展。

  (3)目标

  取得盐城湿地与当地气候等第一手资料;加深湿地使者成员对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宣传对象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湿地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气候变化与湿地的关系;在保护区周边建立湿地保护民众组织,促进社区共管,从而让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向政府提出科学开发湿地的建议(如:建立湿地生态公园),保护湿地资源。

  五、实践日志

  1.初到

  我做为先行队伍与其他两位队员在7月20日下午五点到达盐城火车站,随即我们便为后期到来的队员作安排,选择旅社以及准备第二天政府访谈的资料,今天比较劳累,所以我们三人做好准备后就休息,等待第二天的正式开始。

  2、第二天

  早上我们三人开始了政府之行,先去了盐城市政府,为后面的各个机关访谈做准备。我们跑了盐城市环保局和林业局,不过由于部门都在开会,因此都无功而返,中午我们决定去大丰市政府进行有关调查,到达大丰市是下午1点半,由于政府部门还没上班,队长也要去盐城联系有关媒体,因此我们三人决定分头行动,有我去我们这次活动的宣教地点——草庙,去和当地政府联系为活动做准备,一直到下午5点多我们才返回盐城市区,这时我们的其他队员已经全部到达盐城,每个人都显的很疲惫,晚上我们开了个会,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和今天的收获。

  3.第三天

  由于昨天和有关部门联系后知道暂时他们不方便进行访谈,因次我们今天决定赶往另一个活动地点——草庙镇,昨天的媒体工作还没结束和为活动后宣传的准备,我们分成了四组人员,我则带两名队员赶往先赶往草庙镇,到达草庙镇我又和镇政府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又对当地居民做了一些有关麋鹿保护去的调查。下午我准备单独一个人前往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可由于天气和道路原因,不得不在中途返回。晚上八点多我们的人员全部到达草庙镇,大家都为明天的活动准备着。

  4.第四天

  今天是我们准备去麋鹿保护区的时间,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在早上先去保护区,路线在昨天我已经准备好了,因此我留下帮助草庙的湿地知识问卷活动,再带领他们下午赶往保护区。到达保护区已经到下午5点多了,晚上开了个会做个总结便结束了。

  5,第五天

  今天是在保护区的第一天,我们所做的就是分开行动,熟悉保护区开放区域的环境,观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湿地的破坏程度。由于地域面积比较大,我们一直到晚上才大致的观察了一遍。

  6.第六天

  在保护区的第二天,我们已能彻底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无一不让人精神气爽,今天我们准备为这里的游客做导游以及向他们宣传湿地的保护必要性,经过我们不间断的宣传有了一定的成果,下午我们顶着酷热的太阳,进行问卷调查,一直到景区关闭我们才回到我们的住宿地点。开个会每个人汇报一下今天的成果以及不足,还有就是明天的一些准备。

  7.第七天

  已经在保护区里三天了,我们对这里有了详细的了解,我们便开始了活动的另一项工作——绿地图,我们分成三组成员,我和另外五名队员又分开对保护区的一些复杂区域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和对游客做问卷调查,到了下午我们便开始收拾东西回到草庙镇进行宣教前的准备工作。

  8.第八天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宣教的开始,我们在教室门口等待着我们的湿地小使者,他们是那么的准时,让我们很感动,他们在酷日下认真的听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很重视他们的认识程度,我们不辞辛苦的通过各种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具体的了解到湿地的重要性。很快一天的宣教结束了,一句话,很成功。

  9.第九天

  早上是我们临时准备的对草庙镇的居民作一个湿地宣传活动,我们一部分人留下继续制作绿地图,其他人带着小使者们挨家挨户的进行湿地知识宣传,我们的小使者对自己的父母和邻居一丝不苟的讲解着湿地知识,这次宣教取的了很大的成果。下午我们一行人便回到了盐城,准备着明天的政府访谈和广场宣传。

  10,第十天

  今天我们在盐城的几个小区里做了宣传活动,还有政府的访谈工作

  11,第十一天

  我们将活动做了总结活动。

  六、总结与体会

  当暑假来临时,看着同学们都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时,那一刻我有点想家了,看着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踏上回家的路时,在旁边送行的我突然有种想放弃的念头。一个人在宿舍准备着湿地的资料,了解着湿地的知识,这一刻我不再想家了,而是想快点开始我们的湿地之行,去看看那美丽的湿地是多么的迷人。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我们走过盐城,到过大丰,欣赏过那美丽的湿地还有那俊美的麋鹿,我不曾遗忘那些时候的每个景象:我们扛着打包小包来到盐城火车站;我们在小吃店里吃着两块钱的面;我们七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顶着酷热挨家挨户的调查……这一幕幕就像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从我的脑海划过。

  我们走过的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还有我们的汗水,人们也会永远的记得我们——南京化院的湿地使者。我们每到达一个地方,就会向周围的人们讲解湿地,在这一路上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人们知道了湿地是多么的重要,怎么样去保护湿地,怎样去用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这个大家园和和谐美丽做贡献。

  这次活动让我深切的体会环保对我们现在是多么的重要,近期不断的发生自然灾害,使得许多人离开这个世界,造成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些和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不无关系,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腰包,而渐渐的忽略整个大自然的平衡,因此地球的气候越来越异常,甚至有了世界末日之说。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感觉到公益活动开展的艰难,对于政府机关,他们对于我们这种活动还是比较支持的,积极配合我们完成活动,可是当地的一些商业机构,他们只顾着谋取利益,我记得在我们准备宣传活动时居然有人提到给钱才让我们宣传,这让我感到很是无奈,更多的是寒心,因此我在此希望人们能认识公益活动,一种不计较付出的活动,无私的奉献,这让我想到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要关爱地球,爱护这个世界里一花一草,那样我们的家园才会变的和谐美丽。

  整整十天的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拥有一颗环保的心,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转变了很多,她不仅增加了我的环保意识还让我成长了,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她让我不怕艰难险阻,即使对未来的路一无所知也要勇敢的迈出自己的脚步。也让我变的更有团对精神,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 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9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5篇

2.【实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合10篇

3.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集合九篇

4.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八篇

5.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模板10篇

6.【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

7.【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5篇

8.【实用】学生调查报告集合7篇

上一篇:学生调查报告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