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

2022-08-17 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以《师说》作为宣言,振聋发聩地提出“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其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美学价值,已成为艺术瑰宝流传后世。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欢迎阅读与收藏。

  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

  文学价值

  韩愈是历史上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素有“百代文宗”的雅号,其散文恢宏大气,汪洋恣肆纵横开阔,挥洒自如,时而如高山流水洋洋洒洒,时而如涓涓细流,循循善诱。《师说》格局严整,层次分明,立意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充分体现了散文美的艺术价值。

  1、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首句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篇,强调古之圣贤皆出于从师学习而有所得,即“亲师友,习礼仪”。由圣贤亲师行为推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教师的职责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从解惑的角度提出从师的标准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一段为师者下定义,确定从师的标准,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作用。

  第二段针砭时弊,以一声长叹“嗟乎”起笔,指出当时社会不良的求学风气。接下来运用正反对比从三个方面论证师道之不传的严重社会危害。韩愈先是用古代的圣人和今天的众人作对比:接下来用爱自己的孩子,选择优秀的教师跟随老师学习和自己学习却以从师为耻进行对比;最后以民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以向老师学习提高医术、技法和士大夫之族向老师学习,教师地位低则蒙羞,教师官位高则有阿谀奉迎之嫌作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圣人愈学习愈具有圣贤之得,而愚人愈不学习愈愚钝无知。在这一段韩愈还着重强调了传其道解其惑的真正意义,解惑、传道是授业的宗旨,即通过授业的过程,解除学生知识理解、人生态度上的困惑,最终使学生“悟道”“学道”,达到对儒家道统的内化与践行。第二段通过正反对比抨击不良的社会从师风气,揭示错误的从师态度。

  第三段循序渐进举圣人孔子为例,提出“圣人无常师”,进一步论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教育主张。这里韩愈提出了“师弟子平等”的师生观。韩愈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不过是比学生年长,先于学生学习和领悟知识,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而已。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通过学习,随着知识含量的增长是有可能超过老师的,甚至在某个领域可以做师长指导老师,因此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生关系还可以转化,教师要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共同进步。第三段由圣人谦虚从师的事迹,提出道在师在,以有道者为师的主张。

  第四段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因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因此由感而发,故作《师说》以阐明自己“尊师重道”教学主张,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2、立意高远,气势雄浑

  《师说》作为韩愈的一篇政论文是有感于时世而发,虽篇幅短小仅600百余字却掷地有声,文章一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指士大夫贵族阶层耻师弊端,其深远的立意,雄浑的气势,堪称“千古绝唱”。

  《师说》开篇立意高远,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站在历史角度追古抚今,高屋建瓴地概括出师者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指出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间的关系。韩愈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师说》中强调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统思想,即儒道。儒道强调的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道德观。做为一个师者,“传道”是其根本职责所在,而传道的途径则是通过“授业”的过程得以实现。“授业”的具体内容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学教材的讲授。在儒学教材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师者价值的就是“解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里“解惑”既解学习之惑,又解人生疑惑,韩愈赋予解惑更广泛的意义,并不是狭隘的仅限于书本知识的解惑。韩愈认为这三项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三者既是紧密相联的,又体现出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为辅的顺序。行文至此韩愈以三组对比,纵横开合,针对时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从师弊端进行遣责。气势雄浑,不容置疑。紧扣“古今”“长幼”“贵践”“大小”等进行讽谕式对比,评击了“今愚”者的耻师行径。一唱三叹,整饬庄重,感情色彩浓烈。反面论证之后,正面举出古之圣贤孔子从师典范,以孔子的身教言传,倡导平等的师生观,气势如虹,令人心悦诚服。最后一节由李蟠求学,引出为文目的“尊师重教,复兴儒道”。至此,读者心中豁然开朗。通篇情理融合,浩然正气贯穿始终,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

  3、语言练达,论辩有力

  《师说》文笔运用自如,语言精巧炼达,论辩雄浑有力。作品整体构思虚实结合,既有铺陈,又有想象,既有实例,又有描模,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情感逐层递进,言辞愈来愈激烈,将论辩推向高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皆成为千古名句。《师说》在句式上,突破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采用排偶句与散句的交错运用,这样既体现出排偶句的整饬,又发挥出散句灵活性的待点,二者奇偶互现,节奏严密,韵律合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美,同时也开创了新一代的文体风格。《师说》中摹拟问答形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的巧妙运用与承转,增强了作品的论辩力度和讽刺效果。

  二、思想价值

  韩愈针对时世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流弊以《师说》为宣言挺身而出,提出尊师重道,重振儒学,体现了一代教育家、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和开放的视野。他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学理论创作思想及“不平则鸣”的政治主张,这些光辉思想超越时代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至今仍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1、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为文学的一个标准,明确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周敦颐,周敦颐把文章比喻成车,文章做为传播的载体就像车一样承载的是道德。写文做人都是一个道理。文章不是单纯的语言意义上的华美,也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技巧,更不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刻意雕琢,文章应有思想性,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师说》是一篇体现韩愈“文以载道”文学主张的作品,在文章中韩愈观点鲜明,立论深刻,针砭时弊,传播主张。文章中将道作为择师的标准,即道在师在。从宏观历史背景和文章内容来理解,狭义的“道”指儒家思想或学习儒家学说不可缺少的某一方面的专攻和特定之道;广义的“道”则指的是一切规律,既含有天道也指人道,又含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他认为万物本无声,但在不能保持其本身性状,即受到外物压力时,如:草木受到风的侵扰,水受到石头的阻碍,钟磐受到敲击时都会发出声响。人对于环境也是一样,在情势不得已的时候,就会歌咏或哭泣。他认为社会上有不合理的现象,作者便要把它诉诸笔墨,只有发自肺腑不平则鸣的作品才能感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师说》正是一篇“不平则鸣”的典范之作。作者怀着对士大夫之族“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耻师者行径的鄙视,不顾流俗,奋然提出“尊师重道”的教育主张。“愈以是得狂名。”从时代背景上看韩愈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家,一位胸怀天下的政治家,一位“道济天下”的儒者,其“不平则鸣”的批判精神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三、美学价值

  韩愈文学主张上提出作家的“养气论”,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文章抒发的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应树立起文章的个性品质,作家应对真、善、美有着崇高的追求,对假、恶、丑要有勇气向黑暗势力进行抨击。《师说》正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作品艺术语言为载体,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师道、伦理方面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探究,以“尊师重道”为美,以“耻于从师”为丑,树立崇高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乐学、好学,谦和、礼让的崇高意识,从而恢复大唐昔日风采,重振礼仪之邦的国风。

  1、人格美

  韩愈一生个性耿直,从小就胸怀大志心系天下,7岁读书,13岁能文,究心古训,关心政治,步入仕途后更是为民请命,兴教育、驱鳄鱼、抚叛乱、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虽多次被贬,但仍矢志不渝。《师说》中韩愈不畏流俗,不惧嘲弄,其抗颜而为师的凛然正气贯穿全篇,体现着作品人格美的力量。

  2、境界美

  韩愈以政治家开阔的视野,教育家宽广的胸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教学体制、师生关系的限制,即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体制的束缚,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因此这些思想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师说》一出更是鼓舞了大批的青年后学,鼓励了大量像李蟠一样“能行古道”的青年人学习,正是由于李蟠的“不拘于时,学于余”激发了韩愈实践古文运动的思想,促成了触动韩愈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倡行见解的行为。《师说》中体现出的解放精神,具有进步的人民性,这和我们今天教学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共同主张。《师说》作为韩愈古文运动的教育经典给宋以后千余年的作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以无尽的滋养,其功至伟不可磨灭,作品体现着深远的境界美。

  韩愈在隋唐儒学教育及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师说》在文学领域及思想体系上取得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千年的瑰宝,其闪烁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教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是中国中唐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由于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他的政治主张与政策主张影响深远,又被公认为是成功的政治家。在文学史上他是古文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思想领袖,被冠之“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另一位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美名。在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儒家为文传统,开创性地倡导“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严厉批判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影响深远。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著作丰富,存世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的战火洗礼,社会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矛盾,盛唐人勤奋好学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日渐消退。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对中唐仍有影响,其中贵族子弟只重“家法”而轻“师道”,凭借着门第的尊贵,不用刻苦学习同样可以获得官位。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轻师”的现象,甚至对于好学者,不是积极鼓励,而是聚在一起嗤笑,这种“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师说》写于贞元十八年,面对时世,韩愈以《师说》为宣言提出“尊师重道”的教学主张。柳宗元曾这样评价他:“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师说》不仅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政论文章,也是一篇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韩愈的教育思想一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阅读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词句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赏析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教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韩愈的斗争精神。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相关文章:

师说韩愈11-08

韩愈师说09-23

韩愈的师说主旨11-04

韩愈师说的赏析11-05

韩愈师说拼音11-05

韩愈《师说》的意思11-03

韩愈师说的论点11-03

韩愈师说译文11-04

韩愈《师说》全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