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

2023-05-09 苏轼

  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容,提高了词作的文学地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目录▼
【1】《定风波》原文【5】作者介绍
【2】注释译文【6】教学设计
【3】《定风波》赏析【7】教学反思
【4】创作背景与名家点评【8】读后感

  《定风波》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返回目录>>>

  《定风波》赏析

  (一)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己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二)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绕过之人,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了豪放词一派,使得原本只用来吟唱呢喃软语的小儿女之词陡然一变,转而为急管繁弦,崩天裂云之声。由此,宋词才能成其为真正的“宋”词,若少了豪放派的映衬,婉约词定也会减色不少。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闲适从容。与《浪淘沙》的壮阔不同,它表现的是作者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其实,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般豪语,仍旧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为了局,可见所谓的豪放不过是知自身的不可为,毋宁说,是一种无奈的旷达。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隐逸之思,“谁怕”一话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称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这是怎样美好的景况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冶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有待施展,却遇到一连串的挫折,竟致一生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已可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淋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断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我以为,仅以“旷达”二字标榜此词,便完全忽视了作者的精神内涵。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索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中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是《定风波》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隐者。

  想苏轼也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绮靡浓艳,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最终却以“也无风雨也无晴”为终了。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三)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的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因为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已无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的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再看看别人对“一蓑”的用法,如陆游《题绣川驿》的“会买一蓑来钓雨”,和《舟过小孤有感》的“商略人生为何事,一蓑从此入空蒙”,俨然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那几句的翻版。陆游也是个宦途不得志的诗人,以放翁诗证东坡词,则“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苏轼对于张志和的《渔父》词“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极为称赏,恨其曲调不传,曾改写为《浣溪沙》入歌(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向往,路上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须作过深的诠解;不过说“斜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感触。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毋用怀疑;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晴的遭际。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那么要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返回目录>>>

  创作背景与名家点评:

  (一)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二)点评

  近代·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东坡时在黄州,此词乃写途中遇雨之事。中途遇雨,事极寻常,东坡却能于此寻常事故中写出其平生学养。上半阕可见作者修养有素,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摇动之精神。下半阕则显示其对于人生经验之深刻体会,而表现出忧乐两忘之胸怀。盖有学养之人随时随地,皆能表现其精神。东坡一生在政治上之遭遇,极为波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远之区,然而思想行为不因此而有所改变,反而愈遭挫折,愈见刚强,挫折愈大,声誉愈高。此非可悻致者,必平日有修养,临事能坚定,然后可得此效果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返回目录>>>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朗读诗词,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读法(指名读、分组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法:以接龙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诗词,看看这首诗词苏轼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初读诗歌,初悟情感

  1、教师伴乐范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初读的感受。

  (明确:从诗中能够感受作者的积极与乐观。)

  (三)品析语句,深入情感

  1、自读小序,提问:从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确:作者遇雨,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和苏轼。

  2、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明确:《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所做。

  3、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苏轼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板书:旷达)

  明确:

  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提问: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样的雨呢?

  明确:“同行皆狼狈”“穿林打叶声”。能够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听”“何妨”这两个词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处之,“我行我素”。(板书:莫听、何妨)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杵着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骑马觉得轻松。并不是作者身轻,而是心轻,体现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书:轻)

  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4、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作者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再次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

  明确:

  “双关”:“风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风雨,也是人生当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见大”:一件小事却传达出独到的人生感悟。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拓展:手绘苏轼遇雨的情景,进行展示,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小结:全班齐读诗词,结束课堂。

  作业:背诵诗歌;完成手绘图,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返回目录>>>

  苏轼《定风波》教学反思:

  在开这堂课之前,我做了很充足的准备,收集大量的关于苏轼的材料,执教苏轼《定风波》,让我感慨良多。课程是完整地上下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我才发现其实自己还存在着不少应该继续完善的地方,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下面,结合各位老师的点评作教学反思。

  首先,在阅读朗诵部分,自己的朗诵缺少气势,比如在读到“业务风雨也无晴”的时候可以任由感情宣泄,但自己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缺乏力度,这也造成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朗诵和知道朗诵部分是今后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其次,最初的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学生,所以“备学生”总是难以到位的,只好在“备教材”方面尽量做到位。作为新教师我发现临场的把握能力不强,在讲到苏轼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时候提问同学:“归去哪里?”学生的回答在答案之外的时候,很难去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的思路来。课堂更需要的是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来驾驭课堂,但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的准备。

  最后:课堂提问评价的语言太过随意,不够凝练。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到明确清晰地表达你的问题和合理地做出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教师有“教师”的语言。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和评价都有些随意,与学生没有距离感。这是我的毛病,在以后讲课的过程中要逐步改正。 课上完了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给自己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虽然以后的课堂还是不会很完美,最起码这些问题或相类似的问题会尽可能的避免,从而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苏轼《定风波》读后感:

  初读《定风波》,便觉得大气磅礴,被苏轼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而震撼,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宇宙中,看到无数星芒,耀眼夺目。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让我跟着作者置身于雨骤风狂的天气里,苏轼表情淡然,轻轻摇头说“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是已雨过天晴,苏轼依旧平静淡然。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上班后再读,依然余音绕耳,即使自己是渺小的沧海一粟,也会被这种力量而鼓舞,心之所往。苏轼的这首词句句经典,经得起反复诵读、反复推敲,依然历久弥新。

  这首词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研读和挖掘,我从心态方面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克服焦虑,不畏惧前路艰险。从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到一名公务员,从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孤身一人来到偏远艰苦的工作岗位,有过无数焦虑浮躁的时刻。无法静下心工作,沉不下去心看一本书。其实仔细想想,无非是功利心太重了,总想着要立马得到什么,工作中想要迅速看到成效,所以选择性的逃避困难,挑选一些容易达到的事情去做,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急功近利才是浮躁的源头吧,带着绝对目的性去工作,期待每一件事情都有反馈。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付出了不一定就会有收获,倒不如把急功近利变成细水长流,稳步前行。正如余世存先生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到九月自有答案。同时,要脚踏实地而非空中阁楼,脚踏实地才能更笃定的仰望星空。有再多的蓝图、构想,都不如立马开始去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的淡然豁达也是事上练得来的,我们只有去经历、去体验、去大胆迈开步子走,才能在实践中收获真知。这首词,无论是初见时的豪气,再见时的沧桑,总是让人唏嘘感慨,又顿生勇气,是我精神世界的一方桃花源。等我成长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再重读这首词,期待会让我迈向一个更加开阔的远方。

  返回目录>>>

  • 相关推荐

【苏轼《定风波》全诗及赏析】相关文章:

苏轼《春宵》全诗赏析09-08

苏轼《琴诗》全诗翻译赏析02-15

苏轼《新城道中》全诗赏析04-19

苏轼描写的诗定风波04-25

定风波苏轼翻译及赏析01-28

苏轼《定风波》诗词赏析03-25

《定风波》苏轼古诗赏析04-27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赏析12-25

苏轼 《惠州一绝》全诗及赏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