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的笑声优美散文

2021-07-01 散文

  雅林村,凹在高山峻岭的山坳盆地里。

  初识雅林,仿佛置身于梦幻的桃源仙境。这里,山青青,水秀秀,风爽爽,光灿灿,这里,几千亩庄稼地,肥肥沃沃,水泥硬板化沟渠,纵横交错;这里,座落18个古老、纯朴的小村,椰树高风亮节,翠竹簇拥环绕……

  然而,深入下去,让人心惊,让人肉跳。解放了近半个世纪,这个“盆”里,既没掬金,也没掬银。黎族同胞年年月月凝视日出日落,阅尽青山沧桑,仍然过着没丰衣没足食的贫困生活。正如一首歌谣里吟唱的那样“一枝竹竿挂衣裳,二只泥腿爬山梁,三个石头搭个灶,世代居住茅草房”……

  不把贫穷带进21世纪。这召唤,荡人心魄激活了神州大地。

  古话曰:“哀莫大于心死”。人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短、意怠、心死。扶贫不在乎于给钱给物,更重要的要治“愚”、扶“志”、启“智”。人类不是向预定的世界移动。而是积极地参与创造未来世界。因此,在雅林村的扶贫工作队注重了对贫困农民的宣传教育,注重了山旋水转人的思想观念更应该转的启导。

  稻田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基。过去,在这红土地上种的是劣种的常规水稻,亩产年年在300斤徘徊。汗水与心血浸透了的土地得到的是低微的回报,有些农户常常陈粮接应不上新谷。

  为了唱响今年晚造科技兴农这支歌,工作队经过深思熟虑,聘请了中国三亚种子公司的高级农艺师深入田头,给农民传授“傅优64号”水稻品种的浸种、催芽、播种、插秧等技术,同时及时购买了几百斤种子、化肥,把党的`温暖送上了千家万户。

  人们辛勤而结实的脚步,穿过了风风雨雨,终于靠近了金秋十月。田间里,稻谷摇风,一层厚实的金黄色铺开了大丰收的画图。饱满的稻穗弦耀着撩人的色彩,放射出了爆满浓情,含羞地低垂了头向主人和土地虔诚的谢意,欣然地接收了秋风的检阅。

  黎族农民收割的那天,心中鼓荡起了一股如潮的激情,两行混浊的老泪慢慢爬出了眼睚。一位老农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笑吟吟说:“亩产最高的有1000斤以上,平均每亩可达800斤。”

  此时此刻,与丰收图相比,我的思索落入了这样的一个主题——今天,农民收割的不仅仅是人生的严肃,生活的甜蜜,更是科技扶贫的理性与韧性!

  在雅林村采访,我的耳边眼前一片豁亮:512亩“博优64号”水稻清清爽爽增产25.6万斤谷子,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多。大家都说,这是雅林村有史以来最辉煌、最富有、最美丽的秋天!金甸甸的谷子喂实了木板谷仓,老人和孩子的笑声是那样的爽朗、生动,确实都是从心口里冒出来的。山旮旯里的笑声,挟着一个“偷谷换种”的故事。红岛二队一户姓韦农家,丈夫执拗不愿种“博优64号”种子。妻子却三日六夜和他磨牙斗嘴,工作队员三番四次登门,说破了天说破了地,全然是满嘴抹石灰。最后,妻子和高队长忖度后只好“偷谷换种”。这个小故事虽为平淡,但平淡之处意含了扶贫洽“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呢!

  晚造水稻的创收,留下了科技女神顾盼的美丽,同时也大大拨亮了农民的目光。为此,当海南中外合资黄帝椒公司亮出招牌时,从农民那明亮的目光和欢悦的表情上,看得出了扶贫工作队引进的种椒致富的战役又打响了。冬晨的田野上,农民主动犁地、耙地、垄畦、抠肥,热气腾腾。那闪动的人群,那“牛铃摇春光”,那飞舞的银锄,充满激情,蕴含期待,躁动了深山坳里“一年之计在于冬”,展示了更明媚、更灿烂的明天!

【山旮旯里的笑声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外婆住在山旮旯散文03-13

太阳与月亮旮旯里的青春散文07-04

潮人物之太阳与月亮旮旯里的青春散文07-23

留在乐曲里的笑声现代散文08-14

山啊!山优美散文12-22

家乡的山优美散文07-12

山之子优美散文12-20

远方的山优美散文12-18

山娃优美散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