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垂钓

2022-03-31 柳宗元

  垂钓出自《江雪》,《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写一位老人江边垂钓的景象,抒发柳宗元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宗元垂钓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古垂钓者柳宗元:

  柳宗元的江雪,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下着大雪的江中坐在小船上垂钓,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辽阔旷远 宁静寂寞孤独深沉的境界中,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他是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垂钓,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尽管被贬官到边远的地方,处于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但对理想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止。他的专一和执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柳宗元{773——819}离开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在短短的四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写了六百多篇散文,政论,寓言,诗歌,散文的成就大于诗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观止上选了他十一篇散文。

  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写的这样好,除了他的艺术天才之外,就是体现在本文中的不断追求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这在“捕蛇者说”一文中体现得很清楚,作者提出了苛政猛于虎的论断,在'封建论"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分封制的种种弊端,郡县制的诸多好处,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柳宗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一位古代的仁人志士,他是在用生命追求真理,其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追求的足迹,闪耀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光芒,柳宗元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的千古垂钓者,他的精神永照史册。

  江雪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江雪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江雪赏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江雪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垂钓】相关文章:

垂钓余秋雨散文12-04

余秋雨《垂钓》简介10-07

柳宗元名句11-12

浅谈柳宗元11-11

柳宗元:田家11-10

渔翁 柳宗元11-29

致柳宗元11-10

柳宗元谥号11-09

古诗小儿垂钓的翻译07-30

小儿垂钓课文片断赏析12-30

柳宗元 白居易 柳宗元小石潭记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