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2022-03-23 王昌龄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事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事的态势有关。唐朝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事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事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事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故事背景:

  话说唐朝出了个“七绝圣手”王昌龄,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他于开元十五年中了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因故遭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人称“王江宁”,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人称“王龙标”。他的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王昌龄看到当时社会如此黑暗,到处是贪官,那受苦的农民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觉得自己很没用,只能写诗发发牢骚。

  他在边塞从军的时候,骑马巡边,满目苍凉,心中烦闷,就信马由缰,走了不知多久,离开唐军驻地已经十分遥远,他正要回转马头,忽然看见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唐军戍卒孤独地走上了望台。从青海湖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王昌龄猜想,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王昌龄素知此地已无唐军,《军事报》上说前段时间有一队唐军在此地全军覆没,唐军就放弃了此地,现在却有唐兵守着,不禁心中大奇,走近去看个究竟。却见戍卒走上高台,坐下了。此时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那戍卒更用羌笛吹起了主题为“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只听得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五昌龄想到,这笛声就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事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王昌龄思绪纷乱,走上前去,却见此兵甲胄破了一个小洞,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此兵见到问自己,忙一手掩住甲上的破洞,单手行礼,答道:“我叫闾丘晓。”

  原来闾丘晓是个武林高手,所属唐军曾与数倍于己的敌军遭遇,经过激战之后,全歼敌军,但全队唐军也只剩下他一个了,他杀光敌军后自己也体力不支,昏倒在地,醒来后想起自己的任务,就坚守着岗位。王昌龄问道:“你怎么能在乱军中保住性命?”“我有一门神功,我靠它消灭了敌人。”“教教我吧!我把你带回我军驻地!”于是王昌龄与闾丘晓回到了大的驻地,然后秘密从闾丘晓那里学了一门名为“七绝掌”的神功。为了表示感谢,王昌龄就替闾丘晓写了七首《从军行》,每一首诗都内含一式七绝掌法。其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还高度赞扬了极度困苦的闾丘晓无怨无悔、在国家边境进行正义战事的豪情壮志。此诗传到朝廷,闾丘晓很快就升官调到别处做了刺史。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王昌龄半夜骑马回家的途中,突然从路边跳出一个人来,嚷道:“王某某,你还认得我吗?”王昌龄定睛一看,是师父闾丘晓。王昌龄有君子风范,抱拳说道:“原来是师父,不知在此拦路所为何事?”“朝廷听说你总是发牢骚,叫我来警告你一下。”王昌龄冷冷一笑,说:“好啊,你就试试看!”闾丘晓运功发掌,但王昌龄更快,先一步将闾丘晓的人头扫落。王昌龄心想:我现在这个样子不免总是被人暗杀,不如借用一下师父的脸皮好了!于是动手将闾丘晓的脸皮剥下,制成面具,放到自己脸上,将闾丘晓的尸体埋了,到闾家去冒充闾丘晓,对外宣称已经杀死了王昌龄。

  王昌龄人物生平

  嵩山学道

  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

  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州。

  边塞留名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岁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

  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岁。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有《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之作。“山阴崔少府”即崔国辅。

  进士及弟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开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岁。在长安,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岁,当年四月,在长安参加宴会,有《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左迁交友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岁,因事获罪,谪赴岭南。

  开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岁,遇赦北还。秋,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天宝三载甲申(744年),四十七岁,在江宁丞任。四月曾因事暂至长安,与辛渐、李白、王维过从。

  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至此年,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此年昌龄乃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

  【拓展内容】

  《从军行》教案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诗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幅画,大家想看看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图画。

  2、看了这几幅画,同学们想知道画中讲了什么吗?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这首古诗讲的就是有关这几幅图的故事。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王昌龄,唐代诗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气魄宏大,特别能鼓舞斗志。

  三、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3、找出诗中的两个生字,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两个生字。

  ①记住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

  ②理解字义,并组词。

  4、合作交流,理解重点字词(青海、雪山、玉门关、穿、金甲、楼兰)。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理解体会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师板书)师说诗意,生读诗句。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板书:环境恶劣)。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

  2、理解体会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孤城 遥望)师说诗要意,生读诗句。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板书:思念家乡)。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3、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4、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5、出示第三句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抑的语气。

  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五、体会意境,品悟诗情

  1、出示全景图,让学生看图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音乐起,老师诵读古诗。记住了吗?

  3、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诵。

  4、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吧!

  拓展阅读。

  收集王昌龄《从军行》的几它几首小诗,然后读一读,背一背。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

  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

  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重难点分析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七、比较鉴赏

  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背 诵 全 诗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导学生识字和写字,理解古诗的大意。 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 了解古代信息传播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书下注释、查找工具书自学诗的大意; 抓住重点词语勾勒典型环境和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孤寂、悲苦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勾勒典型环境和人物形象。

  ★感受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孤寂、悲苦的情感。

  教学流程

  1、温故知新——入诗文

  出示诗,这首诗学过吗?老师想找一位喜欢这首诗的孩子读一读,《其四》《其五》谈谈感受引出边塞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昌龄的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王昌龄。

  2、字字落实——解诗意

  让学生大声读诗,学习一个“闺”字。能字字落实的清晰流畅的读出古诗。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书下注释和参考书大体了解把握诗意,着重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在老师的引领下反复读。

  3、津津有味——悟诗眼

  诗言情,那么这首诗中弥散着一种情感?“无那金闺万里愁“进而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引出本文的诗眼“愁”。从哪里看出作者的“愁”?这个问题希望学生通过读诗抓住重点词来解诀。

  通过出示“烽火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独坐黄昏诗人暮色思乡,淡淡哀愁以及悲秋情节。

  羌笛:介绍

  对于关山月这个意象,听一听古筝曲,谈谈别离乡情。

  出示音频

  4、历历在目——绘诗境

  师:你无奈的是什么?你万里愁的是什么?

  师:作为一名远在战场的战士,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乡的亲人说些什么?------ (板书 怀乡思亲)

  作为一名战士,你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些什么?------ 同学们,你想对这位战士说些什么?------

  小结

  同学们,王昌龄是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笔下,一位凄凉哀伤的边疆战士形象跃然纸上。诗言情,诗更言志。短短28个字,精炼而富有深意。不愧是“七绝圣手”。我们又一次领略了古诗,这种中国古典经典的文化。又一次领略的、了古诗的魅力。

  同学们我们在诗人的引领下看见了一位边疆战士眼中的画面,这些情境可谓是满眼哀愁,由景入情,体会战士那种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想象着画面,听着这首关山月,齐读古诗。

  配乐朗诵。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篇4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的技巧和特点以及勇于报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诗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学难点:以少胜多的构思。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分析意象,把握诗的主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二.诗的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三.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 “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四.赏析全诗:

  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最后抒怀)

  ㈡首联:

  1.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4.发端警竦

  ㈢颈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㈣颔联:

  1.作者是怎样做到“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的?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人描写战争的手法?

  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㈤尾联:

  颔联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五.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相关文章:

从军行赏析王昌龄11-06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10-16

王昌龄的《从军行》赏析12-07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03-18

从军行王昌龄及赏析11-06

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11-05

古从军行王昌龄赏析11-05

王昌龄《从军行》诗句赏析11-04

王昌龄从军行的赏析10-28

从军行王昌龄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