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用诗歌描述修炼的故事

2020-11-11 韦应物

  中国古文化是一个神传的文化,其中关于修炼故事的记述可谓是不计其数。就连诗歌中都有许多是描述修炼故事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学仙》二首,其内容如下: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这两首诗文字并不深奥,大家一见即可懂,无须再加讲解,然其意义可谓深远。第一首诗中的修道人在看似极危险的“千钧巨石一发悬”的环境下,依然一心求道修道,心中毫无恐惧,达到了“存道忘身”的境界,且整整一十三年不动摇,方才最终圆满。离开人世之前,他“留语弟子但精坚”,告诉弟子们修炼一定要精进、坚定。

  第二首诗中描述兄弟三人在山中修炼,“仙人变化为白鹿”对他们进行考验。俩个弟弟一时为求取安逸之心所动摇,同白鹿玩耍。哥哥却依旧修炼读经不为所动,最后哥哥圆满了,俩个弟弟却只能留在人间,结果“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修炼有的时候真是看似毫厘之差,实乃人神之别啊,过去修炼真的是极难极难的呀,在一件小事上过不去,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啊!

  看过《学仙》诗二首,心中感叹实良多。恐惧之心不可生,“存道忘身”方为神。贪求安逸失机缘,一时松懈“仰天泣”。

  拓展阅读: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诗作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集评

  《唐诗品汇》:

  欧阳子云:滁州城西乃是丰山,无西涧,独城北有一涧水极浅不胜舟,又江潮不到。岂诗人务在佳句而实无此景耶?谢叠山云:“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莫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又何必滁之果如是也。刘云:此语自好,但韦公体出,数字神情又别,故贵知言,不然不免为野人语矣。好诗必是拾得,此绝先得后半,起更难似,故知作者用心。

  《批点唐诗正声》:

  沉密中寓意闲雅,如独坐看山,澹然忘归,诗之绝佳者。谢公曲意取譬、何必乃尔!

  《唐诗笺注》:

  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

  《唐诗评注读本》:

  先以“涧边幽草”、“深树黄鹂”引起,写西涧之景,历历如绘。

  赏析

  倪其心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韦应物用诗歌描述修炼的故事】相关文章:

韦应物用诗歌描述修炼故事11-07

韦应物诗歌赏析11-18

韦应物诗歌研究11-25

关于韦应物的诗歌鉴赏07-21

韦应物诗歌的黑夜情结05-27

韦应物歌行体诗歌05-31

韦应物的小故事01-03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02-09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11-19

韦应物解读 扩写韦应物《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