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散文特点

2020-10-21 徐志摩

  徐志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风华绝代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主题宽泛、表达无拘无束、文词态度亲和、直抒胸臆、真挚的感情、文字艳丽纷繁和诗化的散文。他把他的理想和爱全放到了散文里,字字真情,笔笔肺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融贯中西文化而又浪漫多情的知识学者形象。他独具魅力的散文为中国当代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且绚烂多情的一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徐志摩是当代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诗作让人读来浮想联翩,如临云端、如履蓬莱,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至今,他的诗作里很多的作品仍是浪漫的代名词,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等,特别是此列的一首,更是扬名远播,经典而历久弥新。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成就在中国文坛上可奉为二十世纪文学的圭臬,其不拘一格的想象与肆意畅流的文字在那个时代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跃进了人们的视野和思想,开启了其独树一帜的“志摩时代”。作为一个文人,徐志摩的散文同样也得到了世人的首肯,甚至于很多人——如梁实秋、郁达夫等——就认为他的散文比起他的诗来更有嚼头。

  应该说徐志摩的散文比起他的诗来,理念上更显得成熟与豁达;情感的表达上更显得恣肆风流,辉煌灿烂;操纵文字的能力更是洒脱自如、狂野不羁。

  特点之一:信手拈来的主题,写作的多广角。

  游记、随感、杂念、回忆、教育、感悟、理想、爱情各种主题随心所欲,每蹴而文;野花、山林、沟壑、鸟兽、虫鱼、雨滴、冰雪、残叶、落花均在他的笔下顺从屈服;一句话、一个言论、一封信、一篇著作、一个眼神都让他适笔而为。虽然他的散文内容多杂却不繁琐,虽宽泛却不凌乱。他每每行文,都紧紧地抓住了所要写的东西的主旨,由此写开去,从而往往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的散文里,他让各个题材都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得艳丽缤纷。他巧妙地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巧妙进行融合,把各种事物都囊括于胸,尽情地在他的散文里挥毫泼墨,倾吐心声。例如游记《印度洋上的秋思》写出了作者的思乡情绪和身居海外的愁苦;人生感悟《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寻魂的自由》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立场及坚定的意志信念;《一封信》让抱怨生活干燥的朋友们如沐春雨;《自剖》对自己人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及分析;《吸烟与文化》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一个社会与与它相生的产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想飞》诉说了自己的理想;《一个诗人》写出一只在火边的猫让作者所产生的思想;《落叶》这篇演讲稿,让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礼堂里极尽其大家的风采,解答了诸多学生在那个时代里所产生的各种困惑和矛盾;故旧拾忆中的《卢梭与幼稚教育》阐述了他对于卢梭的教育理论及自己对于这种理论结合国情的见解;《曼殊斐儿》回顾了美丽与智慧的化身曼殊斐儿生活的点点滴滴;《悼沈叔薇》通过怀念及悲痛的笔触追忆了自己的叔叔;还有他为各书目写的序;更有他神仙眷侣般的爱的宣言《爱眉小札》这如此多的题材,徐志摩并没有处理得非常的急窘和散乱,却让我们从文字中看到一个戴着眼镜而处处透着机敏和睿智的学者,这不禁让我们大为惊叹他的才华和学识。

  特点之二:洒脱不羁的个性和语言文字的斑驳繁杂

  徐志摩是一位博学多识,且才思敏捷的散文家,他丰富曲折的生活经历,为他的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作家,其所见所闻、所学所知对他的作品的影响不言而喻。在那个由封建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旧中国,写作的文字及文风既有个别新奇的出现,但主流的还是半文半白,甚至有的还是文言文居多。但看徐志摩的散文里,能让我们看到带有古文言的句子太少了,以至于少到几乎就像今天的现代文一样。语言说得如此生动多彩,文字表达如行云流水般毫无阻滞。作为接触过西方文学的学者,并抱着对西方文学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徐志摩的散文里,汉字和英文时时交替出现在行文里,无磕绊,很自然。甚至于有时,他干脆会大把大把地把原著英文搬进他的作品里,好似要证明“不信来看看”似的。更基于他的现代意识,他的语言及文风显得非常激昂而明晰,且表达无拘无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该写哪儿就写到哪儿,没有一点模式可循,没有一点规矩可圈,此为的另一个特点。他用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促膝而谈的书写方式,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统统豪无保留地述说了出来,把他的理想和信念编进了他的散文里。“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悉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印度洋上的秋思》这些词语及句子,既结合了他当时身处的境遇,又为下文的联想及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就这样的词语及句子,在一般人来是很不容易这样自然地描述出来的。“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头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去背,临照在天空”《泰山日出》“别的地方人命只当得虫子,有路不敢走,有话不敢说,还来搭什么臭绅士的架子,挑什么够美不够美的鸟眼?”《丑西湖》如此的俚语粗话,只怕没几个有声望的作家敢这么大张旗鼓的用在自己的作品里。这更显得徐志摩洒脱不羁的个性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的斑驳繁杂。

  特点之三:亲和的态度

  虽然他的语言及表述恣肆张狂,但里有一个特点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他在散文里的亲和的态度。集《想飞》的选编老师陈子善对于他亲和的态度说得好:“志摩的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的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我实在找不出比‘亲热的’更好的形容词。他的散文不是板起面孔来写的——他这人根本就很少有板面孔的时候。他的散文里充满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没有教训的气味,没有演讲的气味,而是像和知心的朋友谈话。无论谁,只要一读志摩的文章,就不知不觉的非占在他的朋友的地位上不可。志摩提起笔来,毫不矜持,把他心里的话真掏出来说,把他的读者当做顶亲近的人。他不怕得罪读者,他不怕说寒伧话,他不避免土话,他也不避免说大话,他更尽量的讲笑话,总之他写起文章来直是痛快淋漓,使得读者开不得口,只有点头只有微笑只有倾服的份儿!他在文章里永远不忘记他的读者,他一面说着话,一面和你指点和你商量,真跟好朋友谈话一样,读志摩的文章的人,非成为他的朋友不可。他的散文有这样的魔力!”的确,徐志摩的散文,被大家喻为“跑野马”式的文章,但他这匹马,既有神悍十足的野味,又不失马与人的亲近。他“嘣的儿嘣的儿”的蹄声,震撼着大地,却又如雨滴轻敲着渴雨者的心灵,这是如此矛盾,却又如此神奇。前文讲到他题材的宽泛,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海阔天空天下事,在人们荼余饭后的时光,是很自然就提及的,或洗着碗、或咂着烟杆、或捡着盆中的豆子、或带着孩子嬉耍总之,大家伙儿聊的都不定是什么,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事,我一新闻。就此,徐志摩的散文带着这一股子热乎劲儿,跟大家读者牢牢地粘在了一起,扯也扯不开,越拉反越拢了。“朋友,我抱歉,我不能答复你的话,虽则我很想,我不是爽恺的西风,吹不散天上的云罗,我手里只有一把粗拙的泥锹,如其有美丽的理想或是希望要埋葬,我的工作倒是现成的——我也有过我的经验。”《一封信》看,这样的话语,谁会不把你当朋友?

  特点之四:直抒胸臆的文字

  天马行空的思想让徐志摩的散文变得明澈、真实而富于弹性,这又决定了他散文的另一个特点:直抒胸臆的文字。照我说来,徐志摩让我着迷的几个散文特色之中,他的真性情算是第一个。现当代的散文,讲到鲁迅、胡适、梁实秋、冰心、林清玄、余秋雨、王蒙、张贤亮、贾平凹、韩少功等均称得上是一代文学大家,且都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但看他们的作品与看徐志摩的相较之,各自的特点就了然于眼前了,且不说鲁迅胡适白话散文对于普通大众有着晦涩难懂的一面,活泼与通俗性显而少了一些;就说冰心与林清玄的作品清新如雨后的山野,明亮细腻之余,却又少了一分泼辣;还有王蒙韩少功,他们的的文字让人有种晒着太阳侃家常的景象。话说回来,这些人的作品均各有千秋,很值得拜读。可对我而言,我更衷情于徐志摩的文字。他柔时,可柔过花间词的委婉多情;他刚时,猛如力劈华山的狂啸;他轻时,如在子夜秉烛谈心;他重时,却又重得如擂鼓耳畔;他缓时,如岁月悄然滑逝;他急时,如苍鹰扑兔,江河决堤。在他的笔端,流淌出的是心里的话,因此少了一味的`做作与阻绊,多了一路的率真和勇气。读以用心,在不知不觉之中,我深深受到徐志摩真情溢于技巧之外的惠顾了。这一个特点在他的散文中俯首皆是,比如写痛击丑恶嘴脸而力争尊严的《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寻魂的自由》里他最后呼道:“要保全这点子小小的火星不灭,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良心上的负担;我们应该积极同情这番拿人格头颅去撞开地狱门的精神。”在这里,他对侮辱中国的敌对势力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及表达了自己万分的不满。《迎上前去》亦同;追忆美慧的《曼殊斐儿》里,他把曼殊斐儿的美与智通过与她接触的每一个细节纤细地展现出来,表达的是他对朋友的怀念与对相处时光的无限美好的留恋情怀;《印度洋上的秋思》写出了他在茫茫无尽海里的思乡之情。作者在漂荡无着的大海里,由海中中秋晚的无光景象,产生了愁绪,进而想到儿时的观月情结,最终,他将自己的人生中的灰暗投到的海面,联想到一个落漠的诗人的种种。随着月光的迁移,作者带着读者领略了地方的景象,文字中,让作者一声叹“愁”。“低徊饮泣”的海啊,让读者也为之潸然泪下。《话》道出了作者对于“绝对值得一听的话”及“不值得听的话”而产生的讨论,全文洋洋洒洒,贯穿中西,最终写出了作者想要告诉世人的忠告:说话用心;为世从说话做起。向上而励志的《<新月>的态度》、浪漫与天真的《爱眉小札》等等等等。这里面的文字,对朋友,对爱人,对国人,对敌人,对故人,字字句句,情入纹理,笔笔精细。在他直抒胸臆的文字里,其立意是深刻的,时时会看到其中跳动着的灿烂的思想火花。这也表现了他在闲谈呼喊中,明确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也给读者道明了一些方向,这许多的语句,撞击着读者的心灵,给人以美的感受,而其浪漫多彩的文风也在这一句句真话的流露下弥散开来。

  特点之五:表述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

  徐志摩的表述是真实的,情感是真挚的,在他的散文中,他把爱与憎分得十分清楚。这在他的第一个散文集《落叶》里表现得十分强烈,他在其间用“感情”贯穿始末,通篇宣扬人的感情,“真人真情”的重要和作用。他认为要使生活不痛苦,只有“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微”来缀补这个破烂社会的大网。徐志摩正是基于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观点,执信人的感情的无限作用,在生活本体与大自然里。“他认为人若要摆脱人世的苦恼和压迫,不要争得自由发展的‘真纯的个性’,最好的途径是到大自然去生活去沐浴。因此,有人说他《落叶》充满着浪漫蒂克的自白,充满着康桥时代的憧憬。”(穆木天:《徐志摩论》)因此,他在《落叶》里这样说:“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在对待所出现的问题上,徐志摩回答得很婉转,他先进行了一番看似自我批语一样的语调,然后笔峰一转,他通过秋风使叶得落的比喻,阐明了自己对待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他把各种情感都写到“感情”里:“感情,有的感情,是难得的,是名贵的,是应当共有的”;“感情是力量,不是知识”;他在文章最后终于把这种感情的力量宣泄了出来:“我们要在我们各个人的生活里抽出人道的同情的纤维来合成强有力的绳索在我们年轻人的一个字的答案上就挂着我们全社会的运命的决定。我盼望我至少可以代表大多数青年,在这篇讲演的末尾,高叫一声——用两个有力量的外国字——Everlasting yea!”他喊了出来,喊到了人们的心里,把“爱”与“真性情”撒播到了每一个曾经迷茫的眼睛里。对于他自己,他也不曾说过妄话,在《再剖》里,他把他的真实想法及现实感受一清二楚表露了出来,把他的空虚、“虚弱”、苦闷、耸悚全都摆在了自己和读者的面前。通过剖析,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肓点的所在,明确了他的何去何从。在文末,他这样写道:“啊,我何尝愿意吞这果子,早知有这多的麻烦!现在我第一要考查明白的是这“我的”赶路方法。以前种种动作是没有这新意识作证实的;此后,什么都得由它。”对于爱人,他的情意更是显得浓意缠绵。在他的“八月九日”的《爱眉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只要你;有你我就忘却一切,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了,因为我什么都有了。”“爱是甘草,这苦的世界有了它就上口了。”这活脱脱一个正在恋爱中的小男生的语气,那蜜!那甜!都看不出来是一个那时代有名气的学者所能展露出来的,而他写出来了——把他的快乐与幸福、把他对爱人的爱毫无隐瞒地大声地讲了出来。在《爱眉日记》里,他的语言变得柔软异常,甚至于诉说苦事都有一股棉花糖的味道:“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的眉,怎么好呢!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眉,我来献全盘的爱给你,一团火热的真情,整个儿给你,我也盼望你也一样拿整个完全的爱不我。”恋爱中的人,看来不论年龄的大小,心绪都是极其敏感及细微的,一片浮云、一株枯草、一弯溪流、一种心情、别人的一串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会给他们的心别样的感觉。徐志摩给陆小曼的词句,是他整个的人,是他的眼睛,是他想念她的每一刻。他在“八月十四”里这样总结:“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他把他的情真意切都刻划在了日日夜夜的想念与倾诉之中,真实而没有只字片语的虚假。在他的散文里,真挚的情感为他的散文插上了温暖的羽毛,像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很多,也许也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空呼与意向,但他对于文字的这份

  真诚还是有目共睹的,对于读者来说是用心的。

  特点之六:艳丽而纷繁的文字

  徐志摩是个才子,一点儿也不假,他把他空阔、丰富、敏捷而又自然的联想融入到他的文字之中,却显得如此的天衣无缝。在他艳丽而纷繁的文字里面,又蕴含了许多的启迪、知识、美和爱。在他意念狂飚的言词表达之中,徐志摩的文字操控能力得到了如鱼得水的展示。看他的文字,往往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他的文字上面,闪烁着是自信和得意。西方的文化和泱泱华夏情在他的思想里腾挪辗转,于是,他把这些美丽的意愿一一表述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现代文与白话文,也不管是乡下俚语与粗俗市话,或是精准的理论评语,也或是他随口而出的英文及译意,这些文字在他的散文里显得如此水乳交融,让人读来拍案叫绝。如在《吸烟与文化(三)》里有这么一段:“这年头!只要贵族教育一个无意识的口号就可以把牛顿、达尔文、米尔顿、拜伦、格兰士顿等等所从来的母校一下抹煞。再说年来交通便利了,各式各种日新月异的教育原理教育新制翩翩的从各方向的外洋飞到中华,哪还容得厨房老过四百年墙壁上爬满骚胡髭一类藤萝的老书院一起来上讲坛?”在这一段话里,徐志摩从吸烟讲到教育,讲到那时我国的教育的状况及综合国民素质。作者为我国的传统教育受不到重视而鸣冤,特别是最后一句:“哪还容得厨房老过四百年墙壁上爬满骚胡髭一类藤萝的老书院一起来上讲坛?”还真有股鲁迅那种晦涩奇绝的感觉。“惭愧呀,人!好好一个可以做好文章的题目,却被你写做一篇一窍不能的滥调;好好一个面题,好好一张帆布,好好的颜色,都被你涂成奇丑不堪的滥历;好好的雕刀与花岗石,却被子你斫成荒谬恶劣的怪像!好好的富有灵性可以超脱物质与普遍的精神共化永生的生命,却被你糟蹋亵渎成了一种丑陋庸俗卑鄙龌龊的废物!”《话》几个排比句把他对现实生活中的陋习及世人的生活态度和世法则进行了大批特批,意义一层比一层深入,语句一句比一句严厉,含义一句比一句深刻。另外一面,徐志摩文字的艳丽及纷繁在他的作品里还表现多多,如在《关于子女》里,作者结合中国的古代到近代,用外国乃至欧洲的各女性的特点把他对于女性的认识及社会对女性的认识的各种态度作了自己的见解,让人对新世界下的的女子及徐志摩心底的女性形象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秋田里的晚霞,沙浮女诗人的香腮,睡孩的呼吸,光阴渐缓的流沙,山林里的小溪,诗人的死。济慈的‘夜莺’对比雪莱的‘云’,一是动、舞、生命、精华的、光亮的、搏动的生命,一是静、幽、甜熟的、渐缓的‘奢侈’的死,比生命更深奥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懂了他的生死的概念,我们再来解释他的诗”《济慈的<夜莺歌>》在这里面,徐志摩用他独有的见解及言词对济慈的作品及里面所涉及到的理念和观点进行了自我见解,用了很精准的评论词句及众多的英文桥段进行衔接。他这些纷繁古怪精灵的文字使我们对他的文字运用叹为观止,同时也让世人加深了对他言词独特魅力的认识。在《爱眉小札》里,徐志摩更是使尽其爱情大师的风范,尽情挥洒爱的雨露,把我们所能认识的能表达爱的语言文字及情感的宣泄都表现到了极致。在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他浓浓的爱意以及执着亘古的爱情精神,无论欢愉、苦闷、阴天、坠雨,皆让他化为绵延不绝的流淌的河,流向他的心的归属及爱的世界。

  特点之七:诗化的散文

  徐志摩作为一名诗人,多少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会有渗入,而对于以上他的种种作文风格及自己本身的气质修养,在他的散文里更不会单一地使用散文的语言来进行散文的写作。因此,他在散文中最与众不同而又非常突出的特点便孕育出来了——诗化的散文。在他的散文作品里,不少散文和诗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他将诗和散文二者黏合在一起,既产生了诗一般的深邃意境,又具备了散文的悠闲神凝。因此,这是他“自己的另创一格的诗的散文”( 赵家璧:《写给出飞去了的志摩》)例如在《印度洋上的秋思》里:“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悉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前半句还有抒情与白描的嫌疑,但到后半句,就有如在写诗一般,连读来都有诗的韵律感在我们的胸腔里跳动了。再有此文里:“明月正在云岩中间,周围有一圈黄色的彩晕,一阵阵的轻霭,在她面前扯过。海上几百道起伏的银沟,一齐在微叱凄其的音节,此外不受清辉的波域,在暗中坟坟涨落,不知是怨是慕。”在这一小段里,他把眼前的景上升到了诗的意境里,那么朦胧而又那么缠绵。好似一首在午夜时分时断时续的忧怨短歌,揪心而让人不舍得惊扰。仍然是这一篇文章:“一个失望的诗人,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满面写着幽郁的神情,他爱人的倩影,在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动,他又不能在失望的渣滓里榨出些微甘液,他张开两手,仰着头,让大慈大悲的月光,那时正在过路,洗沐他泪腺湿肿的眼眶,他似乎感觉到清心的安慰,立即摸出一枝笔,在白衣襟上写道: 月光, 你是失望儿的乳娘!”

  如此动人的语句,说它是优美的抒情散文,是!说它是一首透人心底情愫的诗,也无可非议。他把诗里具有启迪性的哲理和浓郁的诗情融入到他的散文当中,这不仅让他在独自领略风光妙处的同时,也在宣扬他那“人类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的观点。这又从另一侧面看到他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我赶快得声明我是没有叫巴黎的旋涡给出淹了去——虽则也就在于够险。多半的时候我只是站在赛因河岸边看热闹,下水去的时候也不能说没有,但至多也不过在靠岸清浅处溜着,从没敢往深处跑——这来旋涡的纹螺,势道,力量,可

  比远在岸上时认清楚多了。”《巴黎的鳞爪》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既有对巴黎这个代表欧洲最高层社会的赞美,同时也有对他自身内部的枝枝节节的各种看法,更有对比之下那时候中国富人的势利与做为贫穷人的无耐。另外,徐志摩心中似乎还有一种“恋月”情绪。月亮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物,在他的以上中永远是一种美好的凝结。这在他的散文《鬼话》中有所阐释。颂月、恋月、赏月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屡见不鲜,正好与其爱情的赞美诗名形成珠联璧合的内在勾连,构成了徐志摩诗的灵魂。在徐志摩的爱情书简中,那一时被人传扬的《爱眉小札》里炽热的爱情火焰曾燃烧了无数青年的热血。在这些篇什中,真正地体现了这位爱情大量对爱情执著追求时的那种天真与浪漫。在《爱眉日记》“八月十六日”里,徐志摩把对“眉”的极端想念及爱恋用时间的渐进表达了出来——“十二点、十二点三刻、一点、一点十分、一点二十分、一点半、一点三十五分七点二十七分”,这许多的时间,连接,紧密,让人感觉他的心是如此迫不急待,让人仿佛都要窒息了,为他那炽热的每分每秒的爱!在“九月十三日”里,他把他所作的一首诗放在了他的书信里,他把天上的月亮的圆、缺与各种美都融进了他对陆小曼的爱恋之中: “今晚天上有半轮的下弦月; 你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一样是清光,我想,圆满或残缺。

  对着我的身影——她在哪里呀,为什么伤悲,凋谢,残缺?”

  这词句上的美,让他的散文有时有进入虚幻与颓废境界,让我们在静谧的阅读中变得轻浮起来,欲飞天外。另外,他那才华横溢的华丽外表正悄悄地贯入他的骨髓和精神世界里。《印度洋上的秋思》里:“这是秋月的特色,不论她是悬在落日残照边的新镰,与‘黄昏晓’竞艳的眉钩,中宵斗没西陲的金碗,星云参差间的银床,以至一轮腴满的中秋,不论盈昃高下,总在原来澄爽明秋之中,遍洒一种我只能称之为‘悲哀的轻霭’,和‘传愁的以太’。即使你原来无愁,见此也禁不得沾染那‘灰色的音调’,渐渐兴感起来! 秋月呀!

  谁禁得直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这些词语出现在他的散文里,不管是“误用”还是“故意”。总之在他的作品里,写景,写得旖旎醉人,如临花海,如涉森林,如沐清瀑,如抚春风;写事,娓娓道来,徐急有致,让人忘乎所以;徐志摩议论,越天过海,振聋发聩,令人沸腾与深思。

  徐志摩确是一位文坛的俊杰,这毋庸置疑,其散文独树一帜,摇曳多姿,光彩照人,特征鲜明,风格独具,与众不同。其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爱的播洒及追求自由是他散文里的重要脉络。他在用他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的时候,往往在不经意间便阐明了他的本意和生活的本质。另外,从他的散文来看,他是抱着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的,即使在文字中他表述的是幼稚、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思想,他也都细致地一笔一画地描下来,让我们看到他对文字实是谦恭之至。

  结合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文中巧妙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即景抒情,叙事议论巧妙融合,景中涉情,情中生议,议中升华,叙中产议,叙中融情其独具匠心的表述总让人眼前为之闪亮。其中譬喻、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许多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让广大读者既满足了阅读欲,又获得了新鲜的美感。在他的散文中,他展开他诗人无处不在的纵横驰骋、跨越时空的翅膀,对世间一切爱与美进行赞美。对一切腐朽、污秽、丑陋的极度憎恶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态度极其鲜明。徐志摩用他的眼睛当成镜头,捕捉着人生百态,经过精雕细琢,展现着他眼中二十世纪的世界风貌,讲述着他的理想人生!他的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且绚烂多情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徐志摩的散文特点】相关文章:

徐志摩散文特点11-30

徐志摩诗的特点09-23

徐志摩的诗特点09-12

徐志摩的诗歌特点07-06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09-30

徐志摩的散文赏析12-25

读徐志摩的散文12-13

徐志摩的散文推荐12-12

有关徐志摩的散文12-10

徐志摩散文风格 徐志摩的经典散文有哪些